时间:2020-08-01 05:49:23
1、单选题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协调人地关系,主要是指
A.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B.协调人类社会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C.协调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D.协调前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周围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协调人地关系,指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协调人地关系的表现,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什么是人地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图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2.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湿度?③坡度?④坡向
A.从南北纬30°的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递减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下降130米
E.①②
F.①③
G.②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形可知全球山地林线在北纬30°附近最高,向南北两侧降低。天山距离海洋远,水汽少,只有在更高的海拔才可能促成少量降水,形成山地林线。50°N-70°N之间林线高度下降了1500米,所以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下降75米。
2.各类林木生长均需要一定的水热条件,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差异直接影响着山地降水几率大大小,所以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萌芽开始于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文明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对人地关系有了科学的萌芽;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以下选项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两极表现较为明显
B.以热量为基础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各自然带南北更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在中纬度表现最明显;自然带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规律性。答案为 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某地区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是2.M山地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的成因是3.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地位于
A.均为热带草原气候
B.北为热带雨林气候,南为热带草原气候
C.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D.北为热带草原气候,南为热带荒漠气候
E.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F.处于东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G.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H.地势低,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I.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G.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参考答案:1. B
2. B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结合图示海陆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中美地峡,图示山脉北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受沿岸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而南部为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见上题分析。
3.图示M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