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三)

时间:2020-08-01 05:49: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协调人地关系,主要是指
A.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B.协调人类社会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C.协调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D.协调前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周围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协调人地关系,指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协调人地关系的表现,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什么是人地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图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2.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湿度?③坡度?④坡向
A.从南北纬30°的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递减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下降130米
E.①②
F.①③
G.②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形可知全球山地林线在北纬30°附近最高,向南北两侧降低。天山距离海洋远,水汽少,只有在更高的海拔才可能促成少量降水,形成山地林线。50°N-70°N之间林线高度下降了1500米,所以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下降75米。
2.各类林木生长均需要一定的水热条件,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差异直接影响着山地降水几率大大小,所以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萌芽开始于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文明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对人地关系有了科学的萌芽;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以下选项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两极表现较为明显
B.以热量为基础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各自然带南北更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在中纬度表现最明显;自然带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规律性。答案为 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某地区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是2.M山地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的成因是3.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地位于
A.均为热带草原气候
B.北为热带雨林气候,南为热带草原气候
C.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D.北为热带草原气候,南为热带荒漠气候
E.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F.处于东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G.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H.地势低,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I.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G.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参考答案:1. B
2. B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结合图示海陆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中美地峡,图示山脉北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受沿岸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而南部为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见上题分析。
3.图示M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