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3-17 05:11: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
某河段示意图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 ]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海域二月等水温线图,回答1~3题。

小题1:图中M与N的温差为
A.4℃
B.6℃
C.8℃
D.1O℃
小题2:图中四条洋流中,其性质基本一致的是
A.L1和L3
B.L2和L4
C.L1和L2
D.L4和L1
小题3:此时期,该海域
A.多盛行东南风
B.飓风时有发生
C.黑夜长于白昼
D.与陆地温差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是某地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a流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B.b下渗加强,出现地下漏斗区
C.c流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D.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以增加城市水的下渗,增加城市的地下水量,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带来的水资源流失。图中的a是地表径流,其流速因下渗作用增强而减慢,可缓解城市内涝;b下渗加强,可减少地下漏斗区的出现;c表示地下径流,因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也会增多,地下水位上升;“可呼吸地面”使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也会增加。选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北半球河流右岸易受侵蚀,但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故河流左岸更容易受侵蚀,A错误;由于受两岸受差异侵蚀的影响,故河流最深处不一定位于河床中心,B错误;洪水期河流水位最高,故水面最宽,C正确。内流河的流量从上游向下游递减,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河流特征的一般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小题。

小题1: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小题2: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小,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文画出M点的地理坐标,再结合示意图在坐标系中点出①②,连接①②,即可看出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答案选C项。
小题2:依据M点的经纬度位置,推出M点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东北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为:流量大、含沙量小、结冰期长、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季节变化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