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3-17 05:11: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技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示意图(下图)

1、图示黄河河段
[? ]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C、含沙量少
D、有凌汛现象
2、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 ]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充裕的劳力资源
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
A、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B、消除城乡差别
C、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D、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答案:1、BD
2、AD
3、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小题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
【小题2】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伸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考点:该题考查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

小题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7月份较小
小题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
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小题3: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天山冰川融化
B.黄河水注入渤海
C.东南沿海夏秋登陆的台风
D.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
小题1: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故7月降水少,则③地表径流量小。
小题2: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为地表径流,即③环节;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故植树造林能加大下渗,即④环节水量增加。
小题3: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内流区,故只参与内陆循环,而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性质划分,图中洋流应为2.此季节图中F半岛盛行的风向是3.关于E海域形成原因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海流
B.补偿流
C.寒流
D.暖流
E.西北风
F.西南风
G.东北风
H.东南风
I.消亡边界的两个板块碰撞运动形成
G.消亡边界的两个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生长边界的两个板块碰撞运动形成
生长边界的两个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洋流按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A、B选项是洋流的成因分类名称,不符合题意。图中洋流由南向北运动,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是从较高温度处向较低温度处运动,比流经海区温度高,是暖流。
2.F东面是北印度洋海区,夏季海水在西南风的吹送下由西南向东北运动,故此时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风。
3.E处是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由两个板块张裂形成,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考点:本组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知识的综合运用、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等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回答下列问题。(21分)

(1)据研究,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有??等。试分析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8分)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6分)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
(3)目前,非洲严重缺粮的原因是?,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理由是?。(4分)
(4)目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捎耗C02?(3分)


参考答案:(1)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辅射中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氟氯烃类化合物破坏臭氧层,使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增多.也会使大气增温。
(2)气候更加干旱?退化成草场?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的生长
(3)气候干旱?会西非降水减少,农业用水缺乏,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使粮食产量减少
(4)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石灰岩的溶蚀;河湖、海水对C02的溶解。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后果。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引起的,由于气温的升高,使得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异常,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如现在温带的耕作业发达地区将退化成草原,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加干旱;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生长等,从而使世界各地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