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52:22
1、单选题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区2006年降雨明显少于往年,但湖水依然上涨。据此回答16-17题
小题1: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增加
B.冰川融水增多
C.冻土融化加强
D.大气降水增加
小题2:下列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纳木错是咸水湖,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冰川融水增多。
小题2:咸水湖只有河水流进,符合的是A、D。河流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正确的是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际间的流动。读世界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完成第下题。
该产业转移经历了①~④四个阶段,珠江三角洲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原材料和能源丰富②廉价劳动力充足③交通便利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地价低⑥市场广阔
[? ]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故判断为图示的④线。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结合我国的主要山脉分析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读图能力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华北平原春旱,灾情严重,简要分析其成因(6分)
参考答案: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小麦的生长期,需水量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图示黄河河段: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C.含沙量小
D.无凌汛现象
小题2: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矿产资源
小题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②消除城乡差别 ③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的黄河河段位于华北地区,受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移动的影响,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故该河段的汛期也主要出现在7、8月份;该河段最冷月气温低于0℃,又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故该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小题2: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有利于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
小题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优化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时还有利于改善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黄河的水文特征。(2)明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3)明确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