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时间:2020-01-16 05:5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域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是:
A.技术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小题2:这些产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主要是因为中国沿海地区拥有:
A.资金和技术优势
B.劳动力优势
C.交通、服务优势
D.能源优势
小题3:这些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特殊的时期开始转移到我国,是因为我国:
A.采取了有效的产业政策,进行了体制改革,改善了投资环境
B.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大量涌向东南沿海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交通方便、资源条件优越
D.东南沿海地区科技发达,法制健全



2、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包括中国北方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将大大提升北方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级”。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十一五”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一一曹妃甸港口项目集群已正式启动。曹妃甸岛前500米处水深达25米,海槽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通向黄海。利用岛与陆地之间的浅海和滩涂,通过填海造陆,建设一个面积31 0平方千米的工业区。
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示意图(左图)和海河某年流量变化图(右图)

(1)简析图15中甲、乙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3分)。
(2)试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曹妃甸建成我国北方大港的有利条件。(4分)
(3)读图14,简述海河最小流量出现的季节及其原因。(4分)



3、单选题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小题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法国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4、综合题  读山西省工业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投资比重大,体现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2)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投资情况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_工业逐步超过_________________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5、单选题  有关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产业转移的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B.由南部向北部转移
C.由东部向西部转移
D.由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转移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