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47:02
1、多选题 广东是中国风力发电最早的地区之一,该省风能资源储量异常丰富,风速可媲美全球最大风电国德国,发展风电不仅可为广东高速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还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据此回答问题。1.广东、德国分居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两者相比2.除风能外,广东颇具潜力的新能源还有3.从环境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A.风速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
B.风速相当,但风能的利用率有异
C.盛行风向相同,但风速差别很大
D.风能的利用率相同,但盛行风向差异很大
E.潮汐能
F.水能
G.核能
H.太阳能
I.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G.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参考答案:1. AB
2. AC
3. A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能源。
1.广东省位于亚欧大陆东岸,故风力较大,但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但风能的利用率低;德国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故风力大,且风能利用率高。故选AB。
2.水能不属于新能源;广东地处南方,故雨季较长,故太阳能资源潜力不大;故选AC
3.从环境的角度而言,发展风电主要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减轻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大气污染的排放,故选AC。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28分)四川省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攀枝花市地形以山地为主,有全国最大、世界第三,伴生多种稀有金属的钒钛磁铁矿,是著名的钒钛之都。2010年该市启动了钒钛产业园规划,重点发展钢铁、钒、钛原料、钛白粉、金属钛及伴生产业。
材料三:攀枝花市2000-2010年三大产业统计资料(数据来源:攀枝花市统计局)。
(1)图中四川省城市分布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318国道四川段沿途景色壮美,乘车此段可强烈感受到自然带的_______地带性变化,此路段夏季常面临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的威胁。(6分)
(3)简析川西地区水电开发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困难。(8分)
(4)目前,攀枝花的主导产业是_____产业,但对就业贡献率最大的是_____产业。(4分)
(5)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规划与建设提出合理建议。(6分)
参考答案:
(1)东多西少?沿河布局
(2)垂直?滑坡(崩塌)、泥石流
(3)优势条件:气候湿润,河流流量大,地势急,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系众多,峡谷多,适宜建坝的地址多(可梯级开发);人口分布少,建站动迁居民少。(4分)
存在困难:地质条件复杂,多断裂带;雨季降水集中,影响施工;高山峡谷,交通不便,给物资运输与后勤保障带来困难。(4分)
(4)第二?第三
(5)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加大科技投入,设计和采用先进工艺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围绕主导产业,推进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培育相关配套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亦可带动就业);加强园区道路、供水、供电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它答案合理,亦可给分,但不能超过该小题总分)(关键词,生态持续角度: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济持续角度: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社会持续角度:促进就业、基础设施建设)
(注:三个角度,每个角度2分,每缺一个角度,扣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各个城市的位置、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城市主要分布在断裂带的东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因而可推出图中四川省城市分布的基本特征是东多西少,沿河分布。
(2)图中318国道四川段沿途景色壮美,从成都平原往西进入西藏青藏高原,乘车此段可强烈感受到垂直自然带的差异,此路段地势起伏大,夏季多暴雨,常面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
(3)水电开发自然条件主要从河流流量和落差两大方面,社会条件主要从人口、技术、交通和市场等方面来分析,川西地区河流流量大,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系众多,峡谷多,适宜梯级开发;人口分布少,建站动迁居民少;但地质条件复杂,多断裂带;高山峡谷,交通不便,给物资运输与后勤保障带来困难。
(4)根据攀枝花市2000-2010年三大产业统计资料图,第二产业增加值最大,可知目前,攀枝花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最多,因而对就业贡献率最大的是第三产业。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规划与建设提出合理建议主要从能源消费、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加大科技投入,设计和采用先进工艺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推进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重点考查自然灾害、城市、工业的区位和区域经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
E.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F.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G.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H.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开发。
1.B项田纳西河流域位于亚热带;错误;C项田纳西河流河流流量较大,且终年不冻,通过船闸和运河建设,航运条件优越;错误;D项田纳西河流域分布有丰富的煤炭、铁、磷、石油等矿产资源;错误;故选A项。
2.A项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错误。C项工业部门以化工、冶金、建材为主;错误;D项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错误。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物资严重缺乏,诸多企业停产。美国“苹果”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图表示“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ipad2)的主要零部件产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显示了ipad2生产的2.受本次震灾的启示,今后日本电子企业应注重
A.产业转移现象
B.产业升级现象
C.产业集聚现象
D.产业分散现象
E.提高产品价格
F.提高运输能力
G.扩大海外产能
H.创新生产技术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图中显示“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ipad2)的主要零部件产地分布与日本韩国等地,属于工业分散现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日本地震,产能降低,影响了零部件的工业,受本次震灾的启示,今后日本电子企业应注重扩大海外产能。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其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2.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目前,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
A.发电量发达国家远超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区域内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B.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是因为太阳能发电成本较矿物能低
C.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
D.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E.青海
F.江苏
G.新疆
H.贵州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图中资料表示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量比例大小,不是发电量大小。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发电量发达国家远超发展中国家是因为科技水平高。比如德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冷湿,光伏发电量比例高,并不是因为区域内太阳能资源丰富,A错。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是因为光伏发电是朝阳产业,前景光明,清洁无污染,是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的比重会逐渐增大。晶体硅一直是主要的光伏发电材料,B错。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减少其它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所以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但目前的技术还不可能 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问题。C对、D错。
2.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示意图,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选项中的四个省区中,只能江苏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力量强,适宜发展光伏产业。青海、贵州、新疆都位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自身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所以B对。A、C、D错。
考点:该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新能源,区域工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