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47:02
1、单选题 深圳将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深圳宝安、龙岗两区现有的27万农村人口,也是深圳最后的27万农民,将全部“洗脚上田”,完成从“村里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城市化改造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把农民房拆掉,将原来的8层变成了30层
B.保留原来的农村教育、医疗、工业措施管理、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等一整套模式
C.通过城中村改造来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农民一次性办理“农转非”
D.把过于多元化的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经济逐步向私房出租为主要模式的物业经济转变
小题2:参考江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得措施,下列适合深圳的有(?)
A.依靠农村、服务农村、联合农村、做大农村产业
B.深圳城市规模过大,转变思路,把城市居民逐步向农村转移
C.行政区划调整是加快深圳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如龙岗、宝安区
D.加快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尤其是钢铁、汽车、化工等大型企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化的基本标志包括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故城市化的过程应包括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整个社会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C项正确。
小题2:工业化和城市化应以城市的发展为核心,故A错误;结合材料和深圳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应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转移,B错误;深圳位于珠三角地区,该地区资源和能源不足,且经济腹地狭小,不利于钢铁、汽车和化工等大型重工业企业的发展,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基本标志,并结合我国的珠三角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况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措施是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北煤南运
D.南水北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看清题干是关键。题中选项都属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措施,而题干要求是能源资源,因此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下表,完成1~2题。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1、1979~2000年我国蔬菜
[? ]
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一低一高的变化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2、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 ]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农业旅游是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形态。 “十二五”上海打造农业旅游东南、西南、北部、西部、崇明五大旅游板块。其中西部板块依托“一江、一湖、一山”(黄浦江、淀山湖、佘山)等自然风景资源,及特色农业生产资源,发展以水文化、湖文化、渔文化等为特色的海派乡村文化等观光旅游。
1.我国拥有农业示范点最多的省是___________省和江苏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上海特色旅游基地、示范点中,近年来数量增长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请说明上海开发西部板块的意义及开发中需注意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山东;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地处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区际之间及区域内部的交通运输皆便利;人口众多,市场大;经济比较发达,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
2.工业历史示范点;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现代工业发达
3.促进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保护环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完成下题。
1.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2.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E.水源保护区
F.大型仓储式超市
G.汽车加油站
H.大型垃圾处理场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用途的不同,GIS是地图的延伸,可知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
2.根据图中信息提示,选定的区域具备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要道路、植被保护好的特点,则可知该区域适合建设水源保护区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分析与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3S”技术各自的主要功能和区域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关系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