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5:37:21
1、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平行光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太阳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散射之后,从天空投射到地面,称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总辐射。
材料二:图1为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图2为中国年总辐射量分布图。
(1)分析影响总辐射量的因素有哪些?(6分)
(2)读图,分析我国年总辐射分布特点?极高值和极低值出现的原因?(8分)
2、单选题 2011年8月以来,“北雨南高温”的天气格局在我国持续多日。副高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读我国某月份副高脊线位置图,回答1--3“题。
【小题1】图示时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方频繁出现扬沙天气
B.长江处于汛期
C.洛杉矶阴雨连绵
D.黄河干流出现凌汛
【小题2】此时,下列各图中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相符的是
【小题3】在我国,雨带移动与副高有关系,副高移动最快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单选题 一个探空气球升到50千米高度,测得由地面到50千米高度的气温变化是(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4、综合题 读某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完成问题(7分)?
(1) 该地为?气候。
(2) 说明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 七大洲中有几个大洲有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4) 说明这种气候类型的成因。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沿26°N 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⑤地比④地气温高的原因是
A.⑤地海拔低,气温高
B.⑤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时间长
C.⑤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
D.⑤地降水多,大气的保温效应好
【小题2】有关图中各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B.7月,②地等温线向南凸出
C.⑤地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D.1月,②地等温线向北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