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一)

时间:2020-01-16 05:30: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长较长的可见光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2、单选题  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夏至日拍摄到的日落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拍摄地点可能位于(    )
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
B.南美西岸阿塔卡马沙漠
C.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
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沙漠
【小题2】 景观拍摄于当地时间(地方时)(    )
A.12月22日18时30分
B.6月22日18时30分
C.12月22日19时30分
D.6月22日19时30分
【小题3】图示区域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3、综合题  图中甲、乙两图是地球在同一时刻的太阳光照示意图。甲图中,AC为赤道,ABC弧为晨昏线,此时D点的地方时是15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乙中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半球的范围。
(2)夏至日时,两图的A、B、E三处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4)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



4、综合题  (11分)我国一艘海洋考察船于12月3日12时(北京时间)从上海启航,航行20天零3小时到达位于120°W、75°S的研究地点,一个月后,航经澳大利亚的悉尼,再继续航行考察,又经两个月后回到上海(如图)。问答下列问题。

(1)考察船到达研究地点时,当地是几日几时?是白天还是夜间?为什么?(4分)
(2)考察船航经悉尼时,悉尼是什么季节?为什么?(4分)
(3)考察船回到上海时,上海的昼夜长短如何?为什么?(3分)
提示:在回答“为什么”时要答出相应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5、单选题  2011年6月9日,我国“嫦娥二号”受控飞离月球,于8月25日23时27分准确进入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据此回答1-2题。
?1.在“嫦娥二号”运行期间,下列现象中不会对其构成威胁的是
[? ]
A.黑子数目增多
B.耀斑爆发
C.“艾琳”飓风
D.太阳风暴
?2.在此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各地的白昼越来越长
B.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
C.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