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53:08
1、单选题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
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
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
【小题2】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上图可以看出,此时④是自西向东运动,北部是回归线,根据方向,可以判断是受到南半球西风带的作用,②是南半球信风带的作用,故选D.
【小题2】从图上可以看出,①是寒流,使沿岸地区减温减湿,使沿岸地区形成一条狭长的沙漠地带,是跨纬度,不是跨经度;②洋流经过太平洋南部,没有经过大陆;③是暖流,会使大陆增温增湿,给大陆东部带来降水;④洋流位于南太平洋,不可能对北海道渔场有影响,选C.
考点:本题考查洋流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甲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
B.地势北高南低
C.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图乙中E岸堆积(即左岸),F岸侵蚀(即右岸)判断,此图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和指向标可知该地地势南高北低;该河流流经温带地区,且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度,故可能会发生凌汛;地下水由高潜水位流向低潜水位,且垂直于等潜水位线,故图中地下水的流向背离河流,河水补给地下水。
考点:等值线判读、河流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西南沿海的卡纳塔克邦湿地(11°15’N,75°46’E)与我国的青海湖(36°51’N 100°11’E)分别是斑头雁的重要越冬地与繁殖地,下图示意卡纳塔克邦湿地与青海湖的气候特征。
(1)说出卡纳塔克邦湿地与青海湖共同的补给类型。(3分)
(2)比较卡纳塔克邦湿地与青海湖的气温差异及其主要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3分)降水补给;地表径流(河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每点1分)
(2)(7分)卡纳塔克邦湿地气温年较差小于青海湖(1分),年均温高于青海湖(1分);主要原因是卡纳塔克邦湿地地处低纬地区(1分);青海湖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1分)。
卡纳塔克邦最热月出现在4月(1分),而青海湖最热月出现在7月(1分)。其主要原因是卡纳塔克邦5月开始的雨季限制了气温的上升(1分);青海湖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1分)。
(青海湖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这一个答案不重复得分)
本题解析:
(1)由两地的降水柱状图可知,卡纳塔克邦湿地与青海湖都有降水补给;湿地与湖泊地势都较低,因而都有河流注入即地表径流补给和地下水补给。
(2)由卡纳塔克邦湿地与青海湖的气温曲线可知,卡纳塔克邦湿地气温年较差小于青海湖,年均温高于青海湖;主要原因是卡纳塔克邦湿地地处印度西南,所处纬度低,属于热带地区,所以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青海湖地处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而年均温低;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较大。
由图可知卡纳塔克邦最热月出现在4月,而青海湖最热月出现在7月。结合该地区的降水状况可知主要原因是卡纳塔克邦5月雨季开始,限制了气温的上升;青海湖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5月份降水虽然有所增多但是降水量仍较少,所以降水对气温的影响小;所以青海湖最热月出现在7月。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读下图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巴西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
(1)分析甲河流流量大的原因。(4分)
(2)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答对2点,4分)
(2)乙醇汽油市场需求量大;盛产甘蔗,生产乙醇汽油的原料丰富;乙醇的原料可再生;减少环境污染等。(答对3点,6分)
本题解析:
(1)河流的流量大小取决于两点:一是流域面积及支流的数量,二是流域的降水量。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河是亚马孙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流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降水量大。所以流量大。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巴西乙醇汽油市场需求量大。盛产甘蔗,生产乙醇汽油的原料丰富。乙醇的原料可再生,减少环境污染等。所以该 国大量生产乙醇。
考点: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河流的中下游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不断弯曲,以致河道变迁。读长江下荆江段曲流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上图中数字代表曲流发育过程废弃的某些古河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快,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反
B.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慢,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反
C.③④⑨形成的时间相同,时间较早;①⑥⑦形成的时间相同,时间较晚
D.③⑥⑨形成的时间相同,时间较早;①④⑦形成的时间相同,时间较晚
小题2:就光谱特性而言,水体对太阳光的吸收、反射、透射能力总体是吸收大于反射。当水较多、较深时,可将光线全部吸收,在近红外波段遥感影像上,水的色调是黑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河道的两岸地区土壤中水分较古河道的中心地区要多
B.在遥感影像中,古河道的两岸地区为较浅色调,中心地区为较深色调
C.在遥感影像中,古河道的两岸地区为较深色调,中心地区为较浅色调
D.目前,遥感技术还不能提取该地的植被分布、类型、结构及健康状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一般而言,河流凹岸水流急,侵蚀作用较强,凸岸水流较缓,沉积作用强。分析由图可知,甲岸为凸岸,乙岸为凹岸,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慢,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同,A、B项错误。凹岸随着不断侵蚀河道变得更加弯曲,结合上图可知,③④⑨形成的时间相同,时间较早;①⑥⑦形成的时间相同,时间较晚。故C为正确选项。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结合图示对曲流发育过程的分析能力。
小题2:试题分析:古河道的中心地区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浅,土壤中水分条件较古河道的两岸地区好,A项错误。古河道的两岸地区土壤水分少,在遥感影像中为较浅色调,中心地区土壤水分多,在遥感影像中为较深色调,B项正确,C项错误。目前,根据植被分布、类型、结构及健康状况在对于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差异,遥感技术可以提取该地的植被分布、类型、结构及健康状况,D项错误。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光谱特性的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