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53:08
1、单选题 在海陆间大循环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大气降水
C.地表、地下径流
D.海洋水的蒸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地下径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上最主要的淡水水体是:?
A.河流水
B.湖泊淡水
C.地下水
D.冰川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分布。地球上的淡水,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 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 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 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 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三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000 平方公里(39,000 平方公里属于越南)。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
(1)指出洞里萨河的流向变化及其对应的大致月份,并说明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湄公河三角洲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5-10月(或6-9月),由东南流向西北;11-次年4月(或10-次年5月),由西北流向东南。? 成因:5-10月为雨季,湄公河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 11-次年4月为旱季,洞里萨湖水位高于湄公河水位。?
(2)水循环可以通过径流等环节完成物质的转移和能量的交换,并塑造地表形态;湄公河属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流经北部高原和山区时,不断释放能量,将侵蚀下来的大量泥沙,搬运至河口地区,堆积形成湄公河三角洲(水循环通过地表径流以搬运方式完成了物质的迁移,以侵蚀和堆积方式塑造了河流地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受①洋流影响,沿岸气候向低纬延伸
B.②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图示信息显示此季节为冬季
D.③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示为以北冰洋(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判断洋流1为北大西洋暖流,受其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向高纬地区延伸,A错。洋流2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此洋流系统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错。观察图中北印度洋海域,其洋流为季节性洋流,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可判断此时北半球为夏季,C错。洋流3为日本暖流,且在3处与南下的千岛寒流相遇,寒暖流交汇处,冷热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互作用强烈,多雾。D正确。
考点: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开发水源方面,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B.在干旱地区广筑堤坝
C.海水淡化
D.重视改进农业滴灌技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开发水源方面就是增加水资源的方式,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表沉降,所以A错;在干旱地区广筑堤坝也不能蓄积水源,所以B错;.重视改进农业滴灌技术是节流措施,所以D错;海水淡化可以增加水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