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39:27
1、单选题 当我国北方出现干旱天气时,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
①森林火灾?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蝗灾?⑤滑坡⑥沙尘暴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组合选项可结合排除法分析,当我国北方出现干旱天气时即降水少,而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灾害一般受暴雨诱导,气候干旱,降水少,则上述自然灾害发生较少。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天气状况对自然灾害发生之间的关系,可结合排除法分析。注意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中新社北京2010年1月18日电:一股凶猛寒潮正扑向新疆,尔后这股强冷空气将裹挟大风、剧烈降温和雨雪,自西向东先后横扫中国西北和中东部大部地区,这些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8至12摄氏度,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至22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强冷空气南侵
B.冷锋南下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小题2: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小题3: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小题2:我国农业受寒潮影响的主要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冬季农作物已经收获,不受寒潮影响。危害较大的是秋末天气转冷时和初春天气还未转暖的时期。
小题3: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和大风,并引起扬沙和沙暴。华北春秋季大气干燥,所以,寒潮一般不会引起降水。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某省区因灾死亡牲畜图(1978~2000年)”,完成下列问题。 
(1)该省区是__________。
(2)该省区1980年死亡牲畜在全国比例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省区的主要灾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受灾体分析该省区灾害的风险和灾情。
参考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
(2)1980年是大灾年份,加上孕灾环境和受灾体脆弱,所以死亡牲畜比例高
(3)雪灾、旱灾、虫灾
(4)由于本省区草原面积广阔,以畜牧业为主,粗放经营,靠天养畜,所以该省区灾害区风险大,灾情重。
本题解析:牲畜的死亡率与灾害有关,内蒙古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所以虫灾、旱灾、雪灾较重,本区以粗放畜牧业为主,抗灾能力弱。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杨家沟纵剖面治理措施图”完成各题。(10分)
小题1:杨家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作用和?作用造成的。
小题2:杨家沟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且易多发,试加以分析说明。
小题3:试预测杨家沟地区治理后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流水、重力(2分)
小题2:夏季降水集中,易产生水土流失;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产生旱涝灾害;坡陡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地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容易遭受寒潮,风沙天气影响;人类不合理开发行为加剧灾害的发生。(3分)
小题3: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流调蓄能力加强;土壤肥力恢复,农业产量上升;灾害发生的几率减少;植被覆盖率提高;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在改善。(5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形可知,主要是水土流失的问题分析。
小题2:自然灾害种类多且易多发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
小题3:从土地的肥力,植被覆盖率,河流含沙量,自然灾害的频次等方面分析治理后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