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08 15:39: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关于我国干旱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将减少干旱的发生
B.耕地复种指数增加可增加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C.人口数量增加是用水量增加的唯一因素
D.为减少干旱发生,应减少工业生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耕地复种指数增加可增加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将增加干旱的发生;人口数量增加不是用水量增加的唯一因素;为减少干旱发生,减少工业生产是错误的做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影响我国干旱的社会经济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图与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2006年是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以来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失踪56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万多人,倒塌房屋202万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77亿多元。
(2)2006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倡导的第17个“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
材料二: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1)我国当前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旱涝灾害?
C.台风? D.沙尘暴
(2)下列发生在2006年的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事件有:(多项选择)
A.7月22日,云南盐津发生5.1级地震
B.7月13日以来山西运城市9县区先后出现乙脑疫情
C.11月14日,添加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事件
D.8月10日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登陆
(3)在上图中,区域①与区域⑥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荒漠化与旱涝灾害 B.泥石流与霜冻 C.滑坡与风暴潮D.旱灾与地震
(4)受风暴潮灾害影响的主要区域是图中的区域?(数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数字),泥石流最严重的区域是?(数字),以上地区造成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加剧的人为原因是??


参考答案:1、(1)B (2)A、D (3)A (4)⑦?④?③?地表植被遭到破坏


本题解析:(1)我国受灾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灾害程度最高的自然灾害是气象灾害中的旱涝灾害。(2)乙脑疫情是人类的传染病,添加苏丹红的“红心”鸭蛋是人类的环境污染事件,都不属于自然灾害。(3)区域①为我国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灾害是由于干旱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区域⑥为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季风气候导致的旱涝灾害。(4)受风暴潮影响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泥石流最严重的区域降水多,季节性强的山区,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云南小江流域的灾害链模式是
[? ]
A、地震一台风一泥石流
B、地震一水土流失一泥石
C、暴雨一泥石流一滑坡
D、地震一山崩一泥石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每空2分,共10分)

(1)图中我国雨涝区的主要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来看,形成此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
解决B地区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至少答两点)


参考答案:(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原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
(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
(3)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旱涝灾害。
(1)结合我国的雨涝分布图,观察我国的雨涝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递减;从降水分析:我国的降水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从地形来看: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地区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引起洪涝。
(2)B地区位于长江中游,洪涝灾害多发,主要从直接的围湖造田和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本区泥沙淤积分析。治理措施结合原因分析;
(3)A地区为黄土高原;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等方面分析,开源如跨区域调水;节流方向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完善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