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08 14:23: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我国两个重要的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A图所示三角洲地区:
①城市??(填代号)是我国最大城市。(1分)
②本区农业发展不利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1分)
(2)B图所示三角洲地区:
B图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在1979--1990年间,该地区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发挥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大力发展?密集型产业;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该地区资源优势逐渐丧失。通过产业升级,?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分)
(3)比较A图和B图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相同点:?(1分);
不同点:A图与B图区域相比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10分)
(1)⑤(1分)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伏旱)、春季低温(任3点,每点1分)
(2)劳动密集型(1分)
高新技术产业(1分)
(3)相同点:矿产资源缺乏(能源资源缺乏也可)(1分),
优势有:经济腹地广、科技水平高、人才众多、产业基础好。(任3点,每点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我国最大的城市为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岸,即图示⑤。该地区位于长江流域,受季风气候影响,故旱涝灾害多发,且夏秋季节的台风和夏季的伏旱、春季的低温冻害是影响本区主要的气象灾害。(2)B图为珠三角,改革开放初期,该地区以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90年代中后期,该地区实施了产业升级,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3)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实际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和美国玉米种植分布与降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题。
(1)玉米价格上涨过快对美国下列哪个行业直接影响最大_________。(填字母)
A.水产业B.粮食加工业C.乳畜业D.纺织业E.餐饮业
(2)美国玉米带和我国东北玉米种植区,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方面是相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有的国家正尝试用它来代替机动车用油。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利用玉米生产酒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①纬度位置,都位于北温带;②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好;③地形以平原为主;④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位于半湿润地区;⑤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3)利用玉米生产酒精可能污染水源,但可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减轻酸雨的产生和大气污染程度,减弱温室效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深圳的沿海高速客运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部分铁路网。读图完成1~2题。


1、该高速铁路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
A、多地震,地质灾害严重
B、多台风,气象灾害严重
C、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
D、所经地区人口多,侵占农田多
2、该铁路的开通,将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有
[? ]
A、造成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B、直接促进了我省与江西省的经济联系
C、造成沿线地区农产品种植种类的很大变化
D、造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客源市场重新整合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B区域(?)。(6分)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2分)
①资金 ②劳动力?③技术、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1)A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B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②④?
(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统计表的分析能力。主要涉及知识点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际联系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
(1)从题干及表格数据,A区域地处沿海,交通便利;GDP16013亿元,经济发达;大学生比例高,劳动力素质较高,同时,单位GDP能耗低,反映科技较为发达;二三产业比重高,产业结构成熟。B区域煤铁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A多;人口众多,大学生比例低,则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2)从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A区域可以为B区域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支持,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专业到B区域,促进B区域经济发展。B区域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这些都可以提供给A区域。
(3)技术和资金从A区域流入B区域,有助于推动B区域矿产能源资源的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及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是2.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常规能源变化表明
①煤炭的消费已经不再占主要地位
②西气东输工程促使天然气消费比重明显增加
③石油资源的枯竭导致其消费量减少
④酸雨的防治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依然是环境治理的重点
A.煤炭消费量的增长幅度为零
B.核电的增长幅度大于水电
C.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D.石油消费量的下降幅度最大
E.①②
F.②④
G.①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由图中折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煤炭消费量的增长是负值且下降幅度最大;水电的增长幅度大于核电;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2.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常规能源变化表明煤炭仍然占主要地位,酸雨的防治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依然是环境治理的重点;西气东输工程促使天然气消费比重明显增加;石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