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23:10
1、单选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但是东西部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差异
B.工业化和城市化差异
C.资源市场差异
D.劳动力数量的区域差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因素。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但经济发展速度慢,主要原因是东西部产业结构差异。所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但是东西部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差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读图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晋、陕、内蒙古地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图中I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主要为?,Ⅱ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主要为?,试说出各自的原因。(6分)
(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2分)
(3)请将下面导致绿洲环境恶化的字母与图中数字代号和内容相搭配。(3分) 
A.农业系统恶化,粮食产量减小
B.内流河下游流量减小
C.砍伐绿洲或冲积扇周围的固定沙丘的植被
D.土地盐渍化
E.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
②?;?③?;
④?;
(4)根据晋陕内蒙古区的资源优势,简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6分)
参考答案:(17分)
(1)风力侵蚀、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2分)Ⅰ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以风力侵蚀、沉积作用为主;Ⅱ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显著。(4分)?
(2)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使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增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2分)?
(3) B E D (3分)
(4) 依靠煤、铁、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冶金和重化工基地;内蒙古地区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基地,黄土高原发挥光照优势发展林果业;利用草原、荒漠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景观发展特色旅游。(6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形式。由图可知:Ⅰ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以风力侵蚀、沉积作用为主;Ⅱ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第(2)题,本题考查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使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增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
第(3)题,分析绿洲荒漠化的成因时,应注意箭头所反映的因果关系。
第(4)题,晋陕内蒙古区可依靠煤、铁、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冶金和重化工基地;内蒙古地区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基地,黄土高原发挥光照优势发展林果业;利用草原、荒漠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景观发展特色旅游。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不同区域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2)明确土地退化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3)会分析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
(1)图丙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2分)
(3)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4)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4分)
(5)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3分)
参考答案:
(1)冬春季节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强烈;农作物需水量大。(4分)
(2)政策优惠、临海位置(2分)
(3)位于我国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地势低平。(2分)
(4)优势:煤、铁、石油、土地、森林等资源丰富。劣势: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4分)
(5)甲:能源不足? 乙:能源不足? 丙:水资源不足。(3分)
本题解析:
(1) 由图丙中的陆地轮廓及其图中信息可以推断,该区域属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冬春季节降水少,水资源总量少,而且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强烈;北部平原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大,春季,农作物处于返青生长阶段,需水量大,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加剧了春季的旱情。
(2)分析某个区域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总结。能够在材料二中找出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和长三角的浦东大致的位置,结合相关基础知识可知它们都处于沿海地区,位置优越;而且是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或者经济特区,享有优惠的政策,这些都极大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我国东部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图可知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受夏季风影响大;两地地形为三角洲地貌,地形平坦,地势低平,对风速影响小,风力比较强劲;所以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风力资源丰富。
(4)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往往从土地、水源等自然条件,和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工业基础等社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进行。结合东北地区与长三角的相关基础知识可知,东北地区与长三角相比,主要优势是煤、铁、石油、土地、森林等资源丰富;劣势是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
(5)甲乙丙分别为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地处我国东南部沿海,经济实力强,经济发展快,当地缺乏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因而两地经济发展的其限制性因素都是能源不足;环渤海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较少,而该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比较发达,需水量大,所以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其限制性因素都是水资源不足。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目前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处于
A.盲目崇拜和依赖阶段
B.“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阶段
C.“征服自然”阶段
D.“天命观、有神论”阶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多选题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
[? ]
A、调整农业结构
B、增加木材产量
C、提高农民收入
D、提高生态质量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