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08 14:23: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问题。1.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2.城市地域结构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应用的项目最好是3.对1995年与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需要航天传感器
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
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
E.城市交通道路网的布局
F.预测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G.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H.估算城市工农业生产总值
I.城市交通流量的变化
G.城市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
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本题解析:1.GIS主要是分析处理、建模、建立数据库等。选择C项。
2.考虑城市的结构和人口分布,主要利用的是交通的分布特征。选择A项。
3.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反应城市的地域结构的变化。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国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 城市化速度快
C 属发达国家 ?
D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小题2: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 资源密集型产业?
C 能源密集型产业? D 现代服务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了当前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大,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城市发展不合理。该图反映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为发达国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③—⑤阶段,该国工业化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但城市化水平一直提高,说明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第三产业,如现代服务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制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根据你的理解,回答小题。1.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2.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3.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C.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
E.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F.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
G.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H.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I.盛事滋丁,永不加赋
G.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参考答案:1. C
2. A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所谓“牧童经济”是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掠夺式、破坏性的利用。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发展模式,故C项不符合,南水北调利用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2.“牧童经济”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A正确;它是一种低投入、低收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BC描述错误;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也是利用这种经济模式发展起来的,至今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
3.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即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既注意种树保护环境,又可以合理砍伐,获得经济效益。B项符合。A项是鼓励大量生育人口,C项杜绝利用自然资源,D项破坏资源的再生性。这些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发展模式及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牧童经济”为载体考查经济发展模式及可持续发展。解答时紧密结合所给材料根据所学三种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的内涵、基本原则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多选题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
[? ]
A、调整农业结构
B、增加木材产量
C、提高农民收入
D、提高生态质量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32分)
材料一:图中ABCDE为浙江某地的5个小村庄,其中D是浙江省生态文明村。靠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村民们大力发展种养业(主要是种植和养殖),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
材料二:某小村庄D所在区域的局部图

(1)图示区域内最高点的海拔数值范围为?。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
(2)图中①—⑥六个观测点中,你至少选择哪几个观测点便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3分)
(3)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简述D村是省生态文明村的条件?(4分)
(4)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至少说出三点,9分)
(5)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该地区近期拟设立一个建制镇。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上图中的哪个居民点。请阐述你的理由。(10分)


参考答案:
(1)700~800米。?该区域南部高北部低,以山地丘陵为主。
(2)③④?
(3)D村地处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气候条件优越,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
(4)该地属于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且有丘陵、滨海平原和水库,适宜发展的农业如亚热带水果、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基于该区域的某些特色农产品可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图示北部海域有海岛和沙滩,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业。
(5)C居民点;地处滨海平原,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位置适中(中心地),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居民点的联系;原有的规模较大


本题解析:
(1)描述地形特征应该从地势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进行。该地南部高北部低,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点海拔为700~800米。
(2)本题考查等高线图中的通视问题。③④两地结合便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
(3)根据材料分析:“靠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村民们大力发展种养业(主要是种植和养殖),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所以发展生态村的条件为地处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气候条件优越,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
(4)本题考查区域开发。该地属于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且有丘陵、滨海平原和水库,适宜发展的农业如亚热带水果、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基于该区域的某些特色农产品可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图示北部海域有海岛和沙滩,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业。
(5)本题考查城市区位。C居民点,地处滨海平原,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位置适中(中心地),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居民点的联系;原有的规模较大,适合发展为城镇。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