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34:15
1、判断题 疏通河道,兴修水利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水灾问题。
参考答案:B或错误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防治。洪灾的防治措施有: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所以兴修水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灾问题。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题
小题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①采掘工业
②高耗能工业
③农产品加工工业
④高技术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小题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该地区环境问题加剧
B.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C.该模式体现了扩大再生产过程
D.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材料知,榆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开发初期,最适合发展采掘工业和高耗能工业。
小题2:由发展模式图知,煤炭有发电、焦化、化工等多种模式,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了产业链, 同时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和废气被回收利用,对废水进行处理,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基本信息,并能结合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等综合分析即可,注意结合选项内容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甘肃、河北
B.新疆、内蒙古
C.陕西、宁夏
D.青海、西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冻融荒漠化主要就是因为冷而导致的荒漠化,所以具有这个环节条件的就是我国的青藏高原。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目前,资源环境安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读“世界亿人大国资源环境要素特征指标的结构对比图”和“世界亿人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表”,回答1~2题。 

1、表中,资源环境高安全度国家中的甲国是
[? ]
A、巴西
B、法国
C、沙特阿拉伯
D、加拿大
2、表中,次低安全度国家中的乙国是
[? ]
A、阿根廷
B、德国
C、印度
D、澳大利亚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地是山西省。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表示山西省主要煤矿(用○表示)的分布。将下列煤矿的代号,填在图上适当的○中。
A.大同煤矿
B.阳泉煤矿
C.晋城煤矿
D.平朔煤矿
(2)上述煤矿中,产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煤矿,设备最先进的是_____________煤矿。
(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________________引黄入晋工程。
(4)你认为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参考答案:(1)如下图
(2)大同 平朔
(3)万家寨
(4)①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②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就其中一点深入论述亦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山西省能源基地主要煤矿分布及当地重大工程的了解,考查区域国土整治、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能力。山西省的优势条件是煤炭资源,要知道山西省大型煤矿的名称和位置,其中大同煤矿的产煤量最大,平朔煤矿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开发的,因此是山西几大煤矿中设备最先进的。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地下水位低,且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不足成为限制工业、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正在山西西北部的万家寨进行的引黄入晋工程,将解决山西北部平朔、大同和山西中部太原等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作为能源工业生产基地,山西省存在着以下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2)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3)环境污染严重;(4)生产设备落后;(5)科学教育水平低;(6)交通能力不足。从上述问题看,山西省要求得长远发展,变资源大省为经济强省,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加快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优化工业结构,延长煤炭工业生产链;(3)增加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4)改善交通条件,加强与东、西部的联系,趁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积极起到“承东启西”的通道作用,带动自身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