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2:18:24
1、单选题 读图“沿20°经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问题。
1.造成A—F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2.G山的成因是3.关于K、R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洋流
E.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F.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G.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H.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I.K地的盐度比R地盐度低
G.船由K地向东经霍尔木兹海峡到印度洋
船由R地向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
船由K地向西穿过海峡时逆水而行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1.A—F自然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2.G为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3.K为地中海,R为波罗的海,K地的盐度比R地盐度高;船由K地向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船由K地向西穿过海峡时逆水而行。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A.石油农业
B.生态农业
C.能量密集型农业
D.劳动力密集型农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生态农业,B对。石油农业是传统农业,能量密集型农业,A、C错。劳动力密集型农业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
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1~3题。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
A.K2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
可持续发展的
[?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3.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1.D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市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城市,近几年这种情况无法有根本性的改变。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北京市缺水的原因有
? ①地表径流少
? ②过量开采地下水
? ③水污染严重
? 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大
[?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措施中,可以合理、有效缓解北京市缺水状况的有
? ①节约用水
? ②提高水价
? ③改封闭式路面为通透式路面
? ④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两幅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两河三角洲处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①荒漠?②热带季雨林?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⑤温带落叶阔叶林2.初冬和早春,②河上游河段易发生决堤现象,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
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②⑤
E.莱茵河
F.乌拉尔河
G.伏尔加河
H.叶尼塞河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①是恒河三角洲,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②是黄河三角洲,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所以只有D对。A、B、C错。
2.初冬和早春,②河上游河段有凌汛现象,冰块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决堤,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所以可能发生在叶尼塞河,D对。莱茵河没有结冰期,不会发生凌汛现象,A错。乌拉尔河、伏尔加河都是由高纬流向低纬度区,也没有凌汛现象,B、C错。
考点:该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河流的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