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12-27 00:34: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受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导致红壤裸露的现象,故形成的自然原因为流水侵蚀作用。
小题2:形成红色荒漠的人为原因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由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自然植被为森林,故其人为原因为滥伐森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D.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土地生产力与土壤成分结构有关。水土流失易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N、P、K的流失;土地沙化则是造成土壤结构变化,引起地力下降。良好的土壤性状是既能保温蓄肥,又能透水透气。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土地退化的基本表现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荒漠化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荒漠化的扩展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风有关。
(2)森林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图示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北
(2)森林是一种自然资源,森林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3)控制人口增长;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鼓励保护性开发,实施生态补偿;对森林进行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答对4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小题2: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影响水能资源的主要条件是河流流量较大和落差大,故比较图示各点,C点所在集河流上游较多的水量,流量较大,且结合地势剖面图,该处落差较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2:图示M位于河流上游,且坡度较大,故植树造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适宜高一、高二基础测试。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并能结合河流上游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判断恢复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即可判断。注意能利用图示信息解题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甲、乙、丙三图为世界著名大河的地理示意图,读图回答。(共12分)

(1)乙图所示流域植被破坏的人为原因?
?(3分)
(2)甲图所示河流有著名的阿斯旺大坝,简述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3分)
(3)丙河的开发以梯级开发作为核心,其带来了哪些综合效益?
?(4分)
(4)乙河与丙河相比,航运不发达的是?河,试分析其原因? ___?。(2分)


参考答案:(1)过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水利和公路建设(3分)。
(2) ①使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的土壤肥力下降②使尼罗河河口外鱼类资源减少
③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下游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后退(3分)
(3)? 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4分)。
(4)乙河(1分)沿河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经济落后(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