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34:30
1、单选题 读下面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主要原因(?)
A.有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B.水热条件优越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
小题2:关于图中A、B两省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作为商品粮基地,大部分的粮食要用来做商品销售。只有在地广人稀的地区,生产的粮食除满足自己消费外,还有大部分用来销售。有适宜的农业生产条件,在人多地少的地区,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作商品销售,不能成为商品粮基地。D对。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代表了生产力水平,水热条件优越 、土壤肥沃是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但不是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因素,A、B、C错。
小题2:读图可以判断A、B两省分别 是黑龙江、吉林,读图可以看到荒地、沼泽面积广大,但应保护沼泽湿地的生态系统,不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①错。两省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②对。本区气温较低,蒸发弱,灌溉水源较充足,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低温冷害,没有干旱缺水,③错。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④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伏尔加河有关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多流经平原地区。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其水运量占全国水运量的70%。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通过开通运河等工程措施沟通了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实现了“五海”通航。通过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但是,伏尔加河的综合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水利工程影响了鱼群洄游产卵;二是下游没有修建大型水库,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三是河水污染严重。
(1)把下面的字母填入图中方框内,完成伏尔加河综合开发示意图。
A、梯级开发B、发电 C、灌溉、供水D、航运
(2)分析伏尔加河的综合开发为流域内工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伏尔加河运量大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伏尔加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我国江河治理提供的借鉴有(多选)_____
? A、我国河流开发应注意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如建立生态保护区等
? B、通过流域内污染企业的整治,改善河湖水质
? C、有汛期的河流都应当建设水坝蓄洪,才能减少流域洪涝灾害
? D、只有实现流域综合开发,才更有利于河流的合理利用
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麦秸、稻草、芦苇等材料,在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挡风墙,建成了一条宽500米—600米,长16千米的带状沙障(如下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1:图中铁路和被沙障直接阻隔的沙漠分别是(?)
A.包兰铁路、腾格里沙漠
B.京包铁路、腾格里沙漠
C.包兰铁路、毛乌素沙漠
D.兰新铁路、毛乌素沙漠
小题2:沙坡头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可以削减风速,截留水分
B.方格状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丘
C.方格状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
D.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属于生物固沙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目中材料所述图中的沙障是设在宁夏中卫地区,由此可以推定图示区域的铁路只能是包兰铁路,其西侧的沙漠只能是腾格里沙漠,不是毛乌素沙漠,因为毛乌素沙漠位于宁夏的东北方向,陕西的长城以北,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南部地区,故选A.
小题2:在沙漠里设置草方格可能增加地表的粗糙程度,一方面,增加了风与地表的摩擦力,可以起到降低风速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地表水的流动速度,增加了地表水下渗的机率。故选A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熟悉经过宁夏中卫地区的铁路及其附近的沙漠分布状况,了解草方格在防治沙漠化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原理,试题属于中等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小题1:红色荒漠是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导致的红壤裸露现象,故属于水蚀作用。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由于长期的植被破坏,而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植被是森林,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1970 年,阿斯旺大坝修建完工后,为尼罗河沿岸带来不少益处,但也带来不少环境问题。该图为尼罗河流域与西亚关系图。读图,回答6—8题。
小题1:关于尼罗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接近赤道,位于干旱炎热区
B.集水区水资源分配成为国际问题
C.红海阻隔自古即与西亚不相往来
D.大坝湖区地处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交界
小题2:下列不是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影响:
A.输沙量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B.全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面积增加
C.水力发电量大、能供应沙特阿拉伯
D.蓄水湖区成为埃及渔业的生产基地
小题3:许多研究指出,地中海东南沿岸渔业资源减少与阿斯旺大坝的兴建有关。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大坝拦截了大量泥沙,造成河口鱼类缺少营养物质
B.大坝的水力发电量大,导致地中海浮游生物等触电
C.尼罗河两岸农民使用人工肥料,促使入海水质恶化
D.尼罗河两岸农民施行人工灌溉,致使海水盐度下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尼罗河为国际性河流,上游有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为热带草原区和热带雨林区;国际性河流,集水区水资源分配成为国际问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阿斯旺大坝使输沙量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全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面积增加,蓄水湖区成为埃及渔业的生产基地。但是发电量较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大坝拦截了大量泥沙,造成河口鱼类缺少营养物质,使地中海东南沿岸渔业资源减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