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12-22 03:47: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2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可能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E.华北平原
F.长江中下游平原
G.刚果盆地
H.西欧平原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差异性。沿X方向植被由森林-草原-荒漠,影响的基础因素是水分,越向内陆越干旱。
2.M区域介于温带和热带之间,是亚热带型植被,有二种情况,一是亚热带季风形成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是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可能形成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下图是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将下列字母填入相应的方格内:
? A、资源的摄取? B、产品生产制造? C、产品废弃物处理
(2)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传统生产方式只注意___________处理,清洁生产方式却注意从原料开采
? ——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___________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3)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目的。这使得人类的
?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 使人类陷入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危机。
(4)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___________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
? 传统的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
? 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_________和_________,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________和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BAC
(2)末端;全过程
(3)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提高消费水平;资源;环境;资源;环境
(4)环境承载能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环境压力;资源耗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中从自然条件考虑,最可能发展为港口城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河流等因素对港口发展的影响分析,根据图示①位于河流入海口,河运联系海运,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且位于海湾内,可避风浪。故最可能发展为港口城市。
考点:本题考查港口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掌握影响港口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并能结合图示的河流、海陆轮廓等因素综合比较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是某城市交通线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市规划修建从甲到乙的铁路线,从造价、路程、环境等方面考虑,在①、②、③、④四条待选线路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2.该市规划建一个大型百货商场,在甲、乙、丙、丁四处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区位。
1.线路①,穿过山区,工程量大;线路④经过城市中心,会对市内交通造成干扰并加重了市区的噪音污染;③线路最长;故选②线路经过城市的边缘,地形平原,且线路长度较短。
2.大型百货商场应建在市中心,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市场广阔。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地某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之间,南以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为界,北至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起乌鞘岭,西迄甘肃与新疆交界。大部分海拔1000-2500m。
(1)描述图乙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6分)
(2)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何在?(6分)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地应采用何种方式保护生态:植树造林还是种草?(6分)


参考答案:
(1)山区河流由于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2分)当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趋于平缓,加上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变慢,(2分)河流搬运能力下降,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形堆积地貌。(2分)
(2)南北均为山地,而该处地形较为平坦;(2分)西北气候干旱,该地区有冰川融水,山麓水资源较为丰富;(2分)河西走廊是人口聚居地,交通需求量大。(2分)
(3)种草(2分)?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贫乏,树木的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植树造林的后果有两个:树木极难成活;加剧当地旱情。该地地带性植被为荒漠或者草原,因而种草更符合该地自然地理特征。(4分)


本题解析:
(1)图乙是山麓冲积扇,在山区河流由于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当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趋于平缓,加上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变慢,河流搬运能力下降,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形堆积地貌,在出山口厚度较大,离山口越远,厚度越小。
(2)读图,从地形看,河西走廊南、北均为山地,河西走廊经过处地形较为平坦。西北气候干旱,该地区有冰川融水,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为丰富,农业条件相对较好,可以补充食物和淡水。河西走廊是人口聚居地,交通需求量大。
(3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贫乏。树木的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植树造林的后果一是因缺水,树木极难成活。二是因耗水量大,加剧当地旱情。该地地带性植被为荒漠或者草原,因而种草更符合该地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