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3:47:23
1、单选题 该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44-45题。
小题1:图中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
小题2:下列序号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2、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完成1—3题。
1、这种行为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2、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石油污染的结果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3、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
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3、单选题 在我国,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发展措施是
A.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
B.西北沙漠地区大面积植高大乔木,防止荒漠化
C.东北地区开垦沼泽地
D.主要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
4、综合题 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表示20世纪末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发展的趋势是:
? ①人口曲线呈_______________状态。
? ②资源曲线呈_______________状态。
? ③环境污染曲线呈_______________状态。
?④三条曲线的发展趋势,说明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我们必须走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对于物质综合利用最主要的环节是
[? ]
A、水生植物
B、沉积坑
C、沼气池
D、伊乐藻
2、图示物质综合利用模式可能广泛地分布在我国的
[? ]
A、西北地区
B、青藏高原区
C、华北地区
D、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