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12-19 07:53: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国家中,城市主要不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是
A.法国
B.俄罗斯
C.伊拉克
D.巴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巴西的城市主要位于巴西高原而不亚马孙平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石家庄市原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广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广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百万,而正定县城仍是座小城。据此回答题。1.在石家庄与京广线相交的两条铁路是2.石家庄市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3.上述事实说明了
A.胶济线、石太线
B.石太线、京沪线
C.京九线、石德线
D.石德线、石太线
E.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F.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G.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H.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I.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G.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能否成为百万人口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
1.石家庄位于京广线、石德线和石太线交汇处,而京沪线、京九线和胶济线不经过石家庄。
2.题干信息直接反映了铁路交通的发展影响了石家庄的兴起和发展。
3.结合上题结论,材料反映了交通条件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但没有体现交通条件的发展变化导致城市的兴衰,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吉林省聚落演变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聚落密度越大的区域2.从1820年到1990年吉林省的聚落密度有显著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政策变化? ②气候变化? ③交通线建设? ④地形变化? ⑤工农业发展
A.人口密度越大
B.聚落数目越多
C.城市服务功能越多
D.建筑物密度越大
E.①③⑤
F.①④⑤
G.①②④
H.②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聚落密度越大的区域,聚落数目越多,但人口密度不一定越大,这还与每个聚落人口数目有关,城市服务功能和建筑物密度与聚落密集联系不大。解题关键是理解聚落密度和人口密度的区别。
2.从1820年到1990年吉林省的聚落密度增大了,政策支持、交通线建设发展和工农业发展有利于促进聚落的发展,而气候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变化不大,也对聚落密度变化影响不大。
考点:该题考查聚落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城市化的意义有
A.使城市乡差别逐渐扩大
B.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
C.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D.有利于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城市化使城乡差别减小;不合理的城市化,往往使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化与世界和平无关;但是城市化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故选B。
考点:城市化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意义,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只考虑经济效益,该工业部门应该布局在2.导致图中成本曲线b到a变化最主要的原因
A.① 
B.② 
C.③ 
D.④
E.交通运输更便利
F.逐步接近消费市场
G.环境污染越来越轻
H.地租价格逐步降低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只考虑经济效益,该工业部门应该布局在产品价格高于成本的地区,获得利润最大的地区,图中四地,只有①成本低于产品价格,而②、③、④三地都高于成本价格,会产生亏损,所以只考虑经济效益,该工业部门应该布局在①地。
2.b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但地价昂贵,a位于城市外缘,地价低,成本低,所以导致图中成本曲线b到a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租价格逐步降低。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工业布局。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