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19 07:53: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城市化的意义有
A.使城市乡差别逐渐扩大
B.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
C.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D.有利于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城市化使城乡差别减小;不合理的城市化,往往使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化与世界和平无关;但是城市化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故选B。
考点:城市化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意义,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
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
C.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D.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晚,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低。大城市发展快,拉丁美洲美洲的墨西哥、布宜若斯艾利斯水平高。所以,D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小题。
1.1988年某国城镇化水平约为2.20世纪某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3.1961年~2007年,某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10%
B.20%
C.30%
D.40%
E.60年代初期
F.70年代中期
G.80年代中期
H.90年代后期
I.乡村人口比重增加
G.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城镇化进入郊区化阶段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从图中可读出1988年城市人口约30000万,乡村人口约83000万,根据城市化的概念计算得出1988年的城镇化水平约是26.5%,选项C与之最为接近,故选C项。

2.该地区的城镇人口20世纪80年代后加速增长,但乡村人口20世纪90年代后期明显下降,所以城镇人口的比重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增长最快。
3.图示1961 ---2007年期间,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乡村,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反映城镇化加速发展。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城镇化的含义(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能够较准确的从图中读出某年城市人口及乡村人口对应数值,并能准确判断其变化趋势。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我国华中重镇武汉市的城市区位类型,主要是
A.河口位置
B.河流交汇处
C.过河点位置
D.水运起至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支流与干流汇合的地方常常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因为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是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分布图,影响我国商业中心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
B.河流供水
C.政策支持
D.历史悠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商业中心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交通便利。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