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51:46
1、多选题 为移民亚马孙平原提供方便的因素是
[? ]
A、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B、“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
C、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D、巴西东北部气候适宜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绿洲的稳定程度取决于(?)
A.自然和人为的水源保证程度
B.人类植树造林程度
C.自然环境土壤的肥沃程度
D.气候的变化程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绿洲是荒漠地区的水源的位置。影响绿洲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生产大省,煤炭产量一直持续稳步增长,近些年调整了能源调出结构。下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注: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1吨煤可以发电2500 千瓦时,山西省向外输电的价格为0.245元/千瓦时)。据此完成第1~2题。
1.1990~2002年,山西煤炭调出量增加缓慢,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全省煤炭生产量下降
B.交通运输能力有限
C.省政府控制煤炭调出
D.省内煤炭消耗大量增加
2.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
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降低运输成本④提高经济效益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该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该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l)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3分)
(2)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4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l)东南部GDP所占比重大,说明东南部经济发达,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高,人口密度大,说明东南部城市化水高;西北部相反。(3分)
(2)河流(1分)
改善航运、提供发电、有利于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便于灌溉。(任答3点得3分)
(3)河道淤积,河床升高,易引发洪涝灾害;影响航运(2分)?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发展立体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梯田等工程措施。(3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东南部和西北部社会经济特征的比较,从三角形坐标系中来分析判断。第(2)题,流域的开发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都有较大影响,本题从经济发展角度来阐述。从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方面,注意防洪不属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题,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淤积河床和河道,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航运等;水土保持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等针对性说出即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水电站建设的经济效益和水土保持措施的一般分析思维。本题还可以结合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小题2: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影响水能资源的主要条件是河流流量较大和落差大,故比较图示各点,C点所在集河流上游较多的水量,流量较大,且结合地势剖面图,该处落差较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2:图示M位于河流上游,且坡度较大,故植树造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适宜高一、高二基础测试。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并能结合河流上游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判断恢复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即可判断。注意能利用图示信息解题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