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51:46
1、单选题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99%。结合下图回答1~4题。 
1、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99%
B、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
C、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个省(区)年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
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
2、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
A、甘肃、河北
B、新疆、内蒙古
C、陕西、宁夏
D、青海、西藏
3、荒漠化防治的核心是
[? ]
A、恢复自然植被
B、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潜力
C、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D、建立荒漠化预警系统
4、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区,其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植被人为破坏严重
B、土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
参考答案:1、B
2、D
3、C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1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
(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2分)读图20,回答问题。
(1)②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④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2分)
(1)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4分)
(2)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土地遭受流水侵蚀作用强烈。(8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荒漠化的原因。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力侵蚀作用强。
(2)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成因。④区域位于黄土高原。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
点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耕作方式
小题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答案:25、A 26、D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植被类型是水热组合的产物,一般来说热量影响植物种类的分布,水分影响植被的类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表现为类型的不同,主要是水分的差异,因为东西方向上热量差异较小,但因距海远近的不同,水分差异却很大,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反应降水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旱。故选A。
小题2:西部地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制约因素主要是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从生态角度看,主要是气候干旱,生态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全面展开,生态环境的压力会加大,为了西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西部大开发首先要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
小题1:③地点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减少坡面径流,保持水土。
小题2:这种交错排列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有利于物质的沉积,从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