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04:08
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l、2两地的气温( )
A.1地的气温高于O℃
B.1地的气温低于O℃
C.2地的气温低于4℃
D.2地的气温高于8℃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地的海拔较2地高
B.1低的海拔较2地低
C.图示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图示区域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土地沙漠化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等值线“高于高的,低于低的”原则可知,1地气温低于O℃ 高于-4℃ ,2地的气温高于4℃ ,低于8℃。
【小题2】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根据上题可知,1地的气温低于2低,说明1地的海拔高于2地;该地区位于东部地区,且1月气温在O℃ 左右,故没有荒漠化现象。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各题。
【小题1】该岛屿可能是( )
A.台湾岛
B.马达加期加岛
C.加里曼丹岛
D.海南岛
【小题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暖流影响
D.地处内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两地气候统计图和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位于南半球,南纬20度纬线穿过,处于东经40度到东经50度之间,所以该岛是马达加斯加岛,故选B。
【小题2】由经纬度可知此地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下半年气温逐月升高;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2~3月降水比其他月份多,下半年气温在逐月升高,,其东侧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处在被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后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故选A。
考点:马达加斯加岛的经纬度位置和气候特征。
点评: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目,学生要熟悉马达加斯加岛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植被盖度是影响土壤入渗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图为“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植被盖度关系图”.在小流城内,分别选取植被盖度10%,40%,70%和90%的样地,对0~10cm,10~20cm,20~30cm和30~40cm土层进行试验.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植被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cm土层饱和导水率随植被盖度变化率最大
B.植被盖度40%的样地20~30cm土层饱和导水率最低
C.植被盖度20%处土层饱和导水率差异最大
D.饱和导水率与植被盖度呈正相关
【小题2】下列因素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关系不大的是
A.地温高低
B.流域面积
C.坡度大小
D.土壤质地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0~10cm土层饱和导水率随植被盖度变化率最大,A错。植被盖度40%的样地0~10cm土层饱和导水率最低 ,B错。植被盖度70%处土层饱和导水率差异最大,C错。饱和导水率与植被盖度有的呈正相关,但不都是正相关,D错。
【小题2】不同温度、地形、土壤条件下,导水率会有差异,A、C、D有关。流域内不同地区的导水率不同,所以流域面积大小与导水率关系不大,B对。
考点:影响土壤导水率的因素,导水率与植被盖度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B (4分)
(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 ,冬季气候特征是 。(4分)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 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6分)
(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2分)
参考答案:
(1)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分)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分)
(2)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4分)
(3)由赤道到两极的 热量 由沿海向内陆的(6分)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
本题解析:
(1)图中A处位于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以南,因此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季风的自然带。B处位于其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其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据上题,A为地中海气候,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以热量为基础。b方向的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方向上更替,因此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B地区的季风属于温带季风,它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南美洲沿18°S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海岸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B.乙海岸受东北信 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C.丙地深居内陆,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温带草原气候
D.甲、乙海岸的气候类型深受下垫面状况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海岸受暖流、东南信风以及地形抬升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乙海岸受秘鲁寒流和东南信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甲、乙海岸的气候类型深受下垫面状况(如洋流)的影响。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