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04:08
1、单选题 河谷地带按说是最不缺水的地方,可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却大多干旱少雨,甚至一派亚热带荒漠景象,它们被称为“干热河谷”。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地带性分布规律,这些“干热河谷”的谷底应分布的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与草甸
C.亚热带草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题2】“干热河谷”的成因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热岛效应
D.焚风效应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的河谷地带处在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按地带性分布规律应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2】图示地区山高谷深,河谷处在季风的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干旱少雨。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面图a、图b、图c、图d。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________;C、D两地气压升高的是________。
(2)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________。
(3)读图c,一般是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关。例如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________;但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________(早、晚)于气温。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变化而有区别,________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________。
(4)读图d,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季,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____。高山区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季,和空气的受热上升关系密切。
参考答案:
(1)B处 C处 (4分)
(2)升高 (2分)
(3)8~10 下降 晚 低纬度(热带) 减小(10分)
(4)冬 夏 增大 夏(8分)
本题解析:
(1)同一地,气压随海拔的升高降低,因此A和B相比,B处海拔低气压高。同一高度处,密度大的气压高,C和D相比,C处气流上升密度增加,D处气流下沉密度减小,因此C处气压升高。
(2)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地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3)从图中可直接读出,8~10时气压出现最高值。低层空气上升时,近地面因空气密度减小而气压下降; 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之前,最高值出现在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晚于气温。从图C中可以看出雅加达气压日变化最大,莫斯科气压日变化最小,因此低纬度(热带)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减小。
(4)在图d的左下角有北半球不同地区气压随月份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2月、1月2月冬季气压值高,夏季气压值低。从图中可看出火奴鲁鲁的变幅最小,伊尔库茨克的变帽最大,可推出气压年变化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
考点:该题考查气压的变化和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
A._________;B._________;(2分)
(2)图中受单一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填字母);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填字母)(3分)
(3)简述C、D两种气候的特征。(4分)?
(4)C、E两地气候类型相同。C气候区面积广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简述E地气候类型的成因。(6分)
参考答案:(1)A热带沙漠气候;B髙山气候〈2分)
(2)A C D(3分)
(3)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髙温,干湿季交替(4分)
(4) 平原面积广大(2分)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有巴西暖流。(4分〉
本题解析:
(1)A地区处在南回归线—30°S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B地区为南美安第斯山脉,气温随着高度变化,是高山气候。
(2)由上题可知,A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处处在赤道附近,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A、C是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D处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是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
(3)由(2)题可知C处是热带雨林气候,它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D是热带草原气候,它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季和湿季。
(4)C处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是,C处是全球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E地气候页是热带雨林带,在E沿岸收到巴西暖流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再加上E地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把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降水,虽然纬度相对高,但是也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问题。
小题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根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推广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增加森林面积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和提高单位GDP能耗反而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小题2:根据表中气温和降雨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全年气温高,夏季多雨,可知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太阳短波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
C.太阳长波辐射
D.地面短波辐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