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58:12
1、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13分)
材料一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方框代表岩浆、沉积岩和岩浆岩,数字代表各种地质作用。
材料二 亚洲东岸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材料一图A中代表岩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A中的地质作用与图B中乙、丙两处岩石的形成对应的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填数码)。
(2)图B中丙岛屿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的原因是由于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相撞挤压附近,地壳运动活跃。
(3)图B中甲、乙两处出现地形倒置的是 处,原因是
。
(4)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________(甲或乙)处,理由是 。
(5)据图B分析,甲地东西侧谷地发育的河流流域面积相当,但东侧河流水量较小。请从河谷成因差异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a ② ① (2)亚欧 太平洋
(3)甲 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
(4)乙 乙处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5)甲地东侧为断层构造,岩层断裂,河水下渗明显;西侧为背斜谷,河流水不易下渗。
本题解析:
(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可判知c为沉积岩,a为岩浆,b岩浆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岩,乙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丙是岩浆活动形成的。①代表岩浆活动,②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作用。
(2)若为亚洲东岸图,丙应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带,多火山地震。
(3)甲是向斜成山,乙是背斜成山。甲是地形倒置现象,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
(4)修隧道要在背斜构造中,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5)图示甲地东侧为断层人力,岩层断裂,河水下渗明显,水量较少;西侧为背斜谷,河流水不易下渗。
考点: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和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三角洲一般形成于(?)
A.山麓地带
B.滨海地带
C.河源地带
D.河流的入海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来源:91 考试网、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河流的入海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形。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4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4,回答37—39题。
小题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
小题2:图中甲地多见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小题3:甲处岩层不连续的原因:
A.风力作用
B.风化
C.冰川侵蚀
D.侵蚀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由题中景观图和岩层剖面图判断,甲、乙两处地处地势较高的山地地形,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故选D。
小题2: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可推断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岩石为石灰岩。故选C。?
小题3:甲为背斜成山,两侧岩石较破碎,容易被侵蚀。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A处的地质构造是?,岩层向?(上或下)弯曲。
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小题2:B处的地质构造是?,岩层向?(上或下)弯曲。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小题3:C处地质构造是?,相对上升的岩体会发育成哪种类型的山??。
小题4:A、B、C三幅图中适于修建地下隧道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背斜?上?中心老,两翼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小题2:向斜?下?岩层向下弯曲凹陷,易形成山谷
小题3:断层?断块山
小题4: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小题1:根据岩层的弯曲形状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A处为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其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背斜一般要形成山岭,但是由于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小题2:根据岩层的弯曲形状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B处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向斜一般要形成谷地。
小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发生了明显的断裂位移,所以C为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常常会发育成断块山。
小题4:从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适于修建地下隧道的是背斜。原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易于地下水的运动,使隧道积水;而断层的岩层不稳定,易发生坍塌。所以,背斜比较适于修建地下隧道。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A.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C.石灰岩、火山岩、片麻岩
D.侵入岩、喷出岩、砂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