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58:12
1、综合题 下图中M国,有50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右图,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3分)
(2)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3分)
(3)分析M国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1分),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1分),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1分),形成峡湾。
(2)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1分);M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1分),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1分)。
(3)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本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海运运费低,运量大;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造船业发达。(答出4点得4分)
本题解析:
(1)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地貌。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2)甲半岛地处较高纬度,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人口分布在东南部。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M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3)从对外贸易对海运需求、多优良港湾、造船业发达等角度进行分析。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本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海运运费低,运量大;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造船业发达。
考点:地貌成因、人口分布、交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水流面积为50m2,流速为300m/s。则该处河流断面的流量为( )
A.300m3/s
B.500m3/s
C.1500m3/s
D.15000m3/s
【小题3】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凹岸侵蚀,凸岸沉积,① 是凸岸,②是凹岸,所以侵蚀最活跃的是②,所以B正确。
【小题2】河流断面的流量等于水流面积乘以流速 ,即50X300="15000" m3/s,D正确。
【小题3】① 是凸岸,沉积,坡度缓,②是凹岸,侵蚀,坡度陡,所以A正确。
考点:河流侵蚀作用。
点评:理解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现象,凸岸,沉积,坡度缓,利于淘金;凹岸,侵蚀,坡度陡,利于建港口。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3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问题。
小题1: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图中所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里植树种草最合适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沙丘的形态可知,该地盛行风是由西向东吹,为了阻挡沙丘的移动,从上方向植树种草。选择C项。
小题2:根据地质构造的结构可知,开采石油在背斜处,所以是在①处。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安第斯山脉的形成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安第斯山脉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海陆交界处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7分)读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图中方框内三大类岩石和物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各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冷凝作用,②______作用,③______作用,④高温熔化作用。
(3)从_______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___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参考答案:(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②外力作用 ③;变质作用
(3)岩浆;新岩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
(1)注意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岩浆只能经过冷凝作用生产岩浆岩,岩浆岩经过外力作用生产B为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都能生产变质岩。变质岩经重熔再生,生产新的岩浆。
(2)生产沉积岩的作用为外力作用,生产变质岩的作用为变质作用。
(3)从岩浆转化从三大类岩石,到生产新的岩浆,即为地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