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47:07
1、单选题 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论地球自转还是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方向自转,顺时针方向公转
C、地轴的空间指向及黄赤交角的大小都随季节不同而变化
D、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1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至D时,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左右,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
(2)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地球公转到______、_____点时,全球昼夜平分。
(4)图示四个位置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_____,其公转速度较________。
(5)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均出现极昼的是_______。
(6)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________至________期间
参考答案:(11分)每空1分
(1)6,22?夏至?(2)略(3)A,C?(4)B,快?(5)D?(6)B,D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看出地球公转至D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
(2)图中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呈逆时针。
(3)当地球公转到A、C点时春秋分节气,全球昼夜平分。
(4)地球在1月初运动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图示四个位置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B,12月22日最接近1月初,其公转速度较快。
(5)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以北地区均出现极昼,图中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均出现极昼的是D,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
(6)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12月22日前后),直射到了最南端,开始北移,直到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6月22日前后),直射到了最北端,开始南移,所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B至D期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如果地球不自转,就没有昼夜现象。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若没有地球自转,但由于地球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只是昼夜交替的周期变为一年。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反映昼夜交替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地球自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北极看,地球顺时针旋转
B.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C.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5°/小时
D.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地方都相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北极看,地球逆时针旋转;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地方都相等,为15°/小时。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我国某地区中学的地理研究小组对学校所在地区进行了经线和纬度测定实验。下图是某天实验的示意图(MN弧是测杆阴影端的连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上_______(填哪条线段)反映了当地的经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发现某天,阴影OP的长度刚好处在一年之中的平均值,这天可能的节气是_____________;若测杆的长度和阴影OP相等,这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
(3)分析(2)小题的计算结果,当地纬度是?__ ?。
参考答案:
(1)OP? OP是最短的阴影,属于正午太阳位于最南点时的照射状况,指示南北方向
(2)春分或秋分? 45°?
(3)45°
本题解析:
第(1)题,应利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的时间判断当地的经度,故结合图示OP位置为当地正午时的杆影位置,故可据此判断当地的经度。
第(2)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特征,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则日影长度较短;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则日影长度较长,故阴影OP的长度刚好处在一年之中的平均值应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测杆的长度和阴影OP相等可利用直角三角形原理计算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
第(3)题,根据春秋分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结合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即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和当地纬度的距离可计算当地纬度。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周日、周年变化判断日影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计算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