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47:07
1、单选题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局部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可以判断出是二至日,所以排除AB;其次根据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则是秋分日。考生在做题这类时应在脑中呈现下图,可以清晰地理解地球公转和二分二至日所在的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91EXAM.org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若图中的球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若某人在乙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 )
| ![]() | ![]() | ![]() | |
| ? A | ? B | ? C | ? D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上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自转线速度最快的应该是纬度最低的丙,选项C正确。
小题2:在乙处观察,正下方应该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的球体形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差,以及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图中虚线表示晨昏线,每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回答1~2题。
小题1:图中Q点的时间是
A.9时
B.15时
C.21时
D.24时
小题2:如果图中的日期为6日与7日,则北京时间是
A.6日23时
B.7日23时
C.6日11时
D.7日11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示的综合判断和时间问题计算。
小题1:根据分界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和180°经线,而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夜半球的平分线为0时,故可确定0时的位置,进而推算Q点位于0时以西45°,故地方时为21时。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此时7日0时所在经线应为135°E,故而可计算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6日23时。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ABC 为昏线,AD 、BE 为纬线的一部分,BD 、CE 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2 题。
1?.若A?与B?的时差与B?与C?的时差之比为1: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
A.早12 小时?
B.早8 小时?
C.晚12 小时?
D.晚8 小时
2.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C.长江三峡大坝的水位不断下降?
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