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47:07
1、综合题 下图为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6分)
(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名称为______________。(1分)
(2)上图三条线表示从A到B各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1分)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B点相等的地点纬度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D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气候,在该地气候形成中,___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2分)
(5)图示半球范围内有两种陆地自然带在另一个半球缺失,其主要原因是____。(1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某地区昼夜状况示意图,图中BC为晨昏线,∠ABC等于23°26′,回答:
小题1:在图示状况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能是
A.23°26′S,60°W
B.23°26′N,150°E
C.23°26′S,90°W
D.23°26′N,120°W
小题2:当∠ABC由最小值增大至图示状况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达最大值
B.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
C.昼半球的范围逐渐扩大
D.极圈内的极昼、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BC为昏线,∠ABC等于23°26′,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根据AB的经度为30°,则可能为30°E,或30°W,所以直射点的经度可能为60°W或120°W。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当∠ABC由最小值增大至23°26分,表示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但是未到1月初,还未达到最快;极圈内极昼极夜的范围在增大,北极极夜范围增大,南极极昼范围增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 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3)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5)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只考虑纬度因素),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6)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
(7)下图是一幅“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在图中根据以下要求画出同时期的光照图。要求:①用箭头表示自转方向,②画出晨昏线,③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参考答案:
(1) 图要求正确(2分)?
(2) 晨线?
(3)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为极夜?
(4)? B C?
(5) ?C? B? D ?B?
(6) 12点? 6点? 8小时 ?
(7)略(6分)
本题解析:
(1) 日照图的太阳光线画时要注意,阳光过直射点且延长后要过地心(图中的圆心),然后在直射光线两侧画平行光,一般用三条光线表示即可。?
(2) 读图,图中EF线是昼夜分界线,是晨昏线。根据定义,顺着自转方向过EF线,由夜半球进入了昼半球,所以是晨线。?
(3)读图可以看到,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为极夜。所以此时北半球节气是冬至日。?
(4) 在日照图上,昼半球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点太阳高度小于0,位于晨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等于0, B、C两点位于晨昏线上,所以太阳高度等于0。?
(5) 读图,根据各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可以判断C点与直射点间的纬度差最大,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因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图中四点B的纬度最高,且在南半球,所以昼长最长的是B。自转线速度 只与纬度有关,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D的纬度 最低 ,位于赤道上,纬度 是0度,所以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D。昼夜变化幅度也只与纬度有关,纬度高,变化幅度大,所以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的是B。?
(6)读图可以判断,此时A点是直射点,地方时的时刻是 12点。 D点位于赤道,日出时刻是6点 。读图可以判断,C点的日出时刻是8点,所以昼长时间是8小时 。
(7)在南极点为中心的图上,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晨昏线画时要与阳光垂直,图中是两个切点的连线,且过极点。朝向太阳的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为夜半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地球运行规律及天气、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黄道)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下左图)及太阳直射点纬度变化曲线(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在太阳直射点②~③之间,地球将经历的节气是
A.白露、寒露
B.立冬、立秋
C.立秋、处暑
D.小暑、立夏
小题2:读乙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今天(10月6日)太阳直射点比较接近④点位置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正好是l个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②表示夏至,③表示秋分,由甲图可知夏至—秋分之间的节气为:“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选项C正确。
小题2:10月6日太阳直射点比较接近③(9月23日);直射点从①处移动到⑤处,太阳直射点从春分日又回到春分日,说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移动了一个周期,应为一个回归年;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直射点在赤道上并且向北移动,为北半球的春分日;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直射点向南移动,我国各地白昼渐短。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甲(40°N,120°E )与乙(20°S,105°E)两地
A.自转角速度甲大于乙
B.自转线速度甲大于乙
C.甲地地方时早1小时
D.乙地日出时间迟1小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在地球上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方都相同,A错。根据题目条件,甲纬度比乙高,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自转线速度甲小于乙,B错。根据经度判断,甲在乙东面,经度相差15°,所以甲地地方时比乙早1小时,C对。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但是在不同纬线的点,日出日间不一定相同,要考虑季节变化,乙地日出不一定晚,D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