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23:50
1、综合题 阅读图甲、图乙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市地形、水系示意图甲
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图乙
北京日前公布了由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进行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该研究提出,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形成城市空间新格局(见图乙)。“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东部发展带”是未来城市产业与人口布局扩展的主要地带;“西部生态带”则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适度发展地带。“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并在区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几个适合50万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多的压力。
(1)根据下表中的北京多年平均气温、降水资料,描述北京的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征。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 平均气温(℃) | -4.3 | -1.9 | 5.1 | 13.6 | 20.0 | 24.2 |
| 降水量(mm) | 2.6 | 5.9 | 9.0 | 26.4 | 28.7 | 70.7 |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 平均气温(℃) | 25.9 | 26.4 | 16.9 | 12.7 | 4.3 | -2.2 |
| 降水量(mm) | 175.6 | 182.2 | 46.7 | 18.8 | 6.0 | 2.3 |
2、单选题 ? 读美国城市人口密度依时间先后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图(a、b、c小写表示先后不同时期),回答1—2题。 
1、下列哪个名词适合用来描述人口密度的时空差异
[? ]
A、工业化
B、区域专业化
C、农业机械化
D、城市化
2、关于c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时期是城市化的快速增长时期
B、引起c时期变化的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
C、c时期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市中心
D、c时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逆城市化现象
3、单选题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集中体现了
[? ]
A、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B、人地协调的指导思想
C、以皇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D、以自然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4、单选题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引发图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文化因素
小题2:下列关于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发展使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大
B.城市化过程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广泛渗透
C.城市化的推进使某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
D.城市化过程使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
5、综合题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
| ? | 1800年 | 1850年 | 1890年 | 1920年 |
| 英国 | 21 | 39 | 62 | 65 |
| 美国 | 4 | 12 | 35 | 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