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23:50
1、综合题 阅读图甲、图乙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市地形、水系示意图甲
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图乙
北京日前公布了由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进行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该研究提出,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形成城市空间新格局(见图乙)。“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东部发展带”是未来城市产业与人口布局扩展的主要地带;“西部生态带”则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适度发展地带。“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并在区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几个适合50万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多的压力。
(1)根据下表中的北京多年平均气温、降水资料,描述北京的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征。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 平均气温(℃) | -4.3 | -1.9 | 5.1 | 13.6 | 20.0 | 24.2 |
| 降水量(mm) | 2.6 | 5.9 | 9.0 | 26.4 | 28.7 | 70.7 |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 平均气温(℃) | 25.9 | 26.4 | 16.9 | 12.7 | 4.3 | -2.2 |
| 降水量(mm) | 175.6 | 182.2 | 46.7 | 18.8 | 6.0 | 2.3 |
参考答案:(1)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或7月均温在25 ℃左右,冬季在0 ℃以下或年温差较大);全年降水量在600 mm左右,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或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2)B
(3)主要原因:西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是北京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区。意义:西部建设生态带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有利于改善北京整体生态环境。
(4)主要产业部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第三产业(物流、服务业、旅游业)。有利条件:地处平原,地势低平;交通运输便利(附近有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等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劳动力素质较高;地价较低;有利于与天津等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
本题解析:(5)突出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或答出具体的污染类型);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地面积少。主要措施: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合理规划。本题主要从气候、水源、西部大开发及东部发展等方面考查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理解。据表中资料可分析出北京的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征: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建设节水型城市的主要途径有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适度提高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西部是北京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区。西部建设生态带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有利于改善北京的整体生态环境。东部发展带未来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第三产业(物流、服务业、旅游业);发展这些产业的有利条件: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劳动力素质较高;地价较低;有利于与天津等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突出问题:环境污染严重(或答出具体的污染类型);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地面积少。主要措施: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合理规划。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读美国城市人口密度依时间先后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图(a、b、c小写表示先后不同时期),回答1—2题。 
1、下列哪个名词适合用来描述人口密度的时空差异
[? ]
A、工业化
B、区域专业化
C、农业机械化
D、城市化
2、关于c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时期是城市化的快速增长时期
B、引起c时期变化的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
C、c时期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市中心
D、c时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逆城市化现象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集中体现了
[? ]
A、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B、人地协调的指导思想
C、以皇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D、以自然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引发图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文化因素
小题2:下列关于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发展使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大
B.城市化过程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广泛渗透
C.城市化的推进使某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
D.城市化过程使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引起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使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小;城市化过程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市化的推进使某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城市化过程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
| ? | 1800年 | 1850年 | 1890年 | 1920年 |
| 英国 | 21 | 39 | 62 | 65 |
| 美国 | 4 | 12 | 35 | 51 |

参考答案:
(1)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美国,美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比英国快。(4分)
(2)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4分)
(3)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答出4点即可)(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