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五)

时间:2019-07-03 05:50: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

小题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 (2分)
小题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
小题3: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4分〉
小题4:研究发现,2005年至2007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2007年至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2006年至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经济重心在其后的2007年至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4分)
小题5: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相关。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由北向南移动。
小题2:基本特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
判断依据:总体而言,自1995年至2009年重心虽有移动,但移动的经度不到1度,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小题3:区位条件:我国东部经济基础雄厚;人才众多;交通便捷;环境较好。(任答两点即可)
小题4:经济重心以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西移;同理,高新技术产业重心以南或以北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经济重心向南或向北移动。
小题5: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任答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认真看图可知,1995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由北向南移动。
小题2: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的经度分布,总体而言,自1995年至2009年重心虽有移动,但移动的经度不到1度,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可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
小题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形成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经济基础、人才、交通、环境和政策等。
小题4:此题,关键是理解文字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事实,同时注意关键词“分别说明”、“牵引关系”。
小题5:此题不难,考查学生对我国重点发展战略的了解。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产业处于A、B阶段的是
A.信息产业? B.纺织产业
C.钢铁工业? D.食品工业
小题2: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其中重点生产在C、D阶段的产业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巴西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判断处于A、B阶段的产业部门应为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销售量不断上升时期的新兴工业,故A项符合。
小题2: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市场广阔,潜力大,故经济效益高,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而C、D阶段是产业活动发展的后期,其销售量达到顶峰直至不断下降,则经济效益下降,故主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学生往往不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销售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效益的差异反映分布国家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有
①我国的北方方言区②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区③京津唐工业区④东北平原⑤浦东新区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资源,随着人口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需求压力不断增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依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有关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特征描述正确的的是
①2000-2009我国耕地面积逐步上升?②我国耕地面积1985—2000年间下降幅度较小
③1990年后北方耕地面积大于南方?④我国耕地面积持续下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直接读图判断,“中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百分比应上升,则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百分比应下降,而两者总和应始终为100%。由此区别图示三条曲线的意义;据此2000—2009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①错误;2007年之后我国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④错误。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能从图示及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答案显而易见。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我国南、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曲线的关系,两者呈负相关,且北方地区耕地占比上升,即可判断两条曲线,则第三条曲线为我国的耕地面积变化曲线,之后直接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数量,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生产过程消耗水量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虚拟水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虚拟水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B.虚拟水战略就是跨流域调水的规划战略
C.世界粮食安全可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解决
D.缺水国家应尽量限制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2.若该区域位于东半球,则关于图中输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C.输水过程中易受污染,水质较差
D.该线路能全线自流,工程量小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