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9-07-03 05:50: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湖泊L为我国六大湖泊之一,M1和M2同属于我国著名山脉P。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湖泊L是(?)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青海湖
小题2:山脉P的走向为(?)
A.东西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南北走向
小题3:谷地R为该地理区域的重要农业区。谷地R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水源缺乏
B.光照不足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根据两图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湖泊为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
小题2:该山脉应位于青海湖东南侧的横断山区,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
小题3:该地区由于地势高,故热量不足,种植业只有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2001—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长率变化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
A.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少
B.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
C.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
D.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1年
小题2: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出现农民工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发展迅速
B.面临产业升级转型
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D.耕地锐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
A.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少,不对。应该说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比2004年少,并不是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少。
B.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不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最大的是北部山区(粤北地区)。
C.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由图可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D.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1年,不对。由图可知: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2年。
小题2: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出现农民工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面临产业升级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但在这一阶段,高科技产业并未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与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不是一回事。(2)明确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流经地形区②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个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利枢纽③对④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是_________________工程,简析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参考答案:(1)西北向东南?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调节径流变化,具有防洪、灌溉?;使河流含沙量减小,减少河床淤积;减少下游凌汛危害,遏制黄河断流现象。
(3)南水北调?属我国半湿润区,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小;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综合分析能力(黄土高原)。
(1)利用经纬网定向。结合经纬度判断②表示位于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于流水侵蚀严重,故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2)水库蓄水后,能调节下游的河流流量,并使泥沙减少。
(3)⑤表示有丹江口水库调水北上,即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调水到华北地区,华北缺水主要从地表径流少和用水量大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风俗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节日习俗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
春节已有4千年历史,许多习俗在先秦时已出现。春节正值一年农事活动全部结束,人们祭祀神明,祈愿福佑。同时也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
清明节正值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同时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
中秋节起源于西周,当时人们在秋收之际,拜谢月神和土地神的庇护。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合家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腊八节源于先秦时,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
说出3项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差异,并任选一项说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8分)


参考答案:饮食:南米北面,气候;行:南船北马,河流(地形);民居:南方墙壁薄,北方厚(南方屋顶坡度大,北方屋顶坡度小),气候(降水,气温);娱乐活动:南方赛龙舟,北方跑旱船,河流(气候)(影响因素从河流、气候、地形三方面解释合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
(2)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由于地形、气候、河流的差异,导致饮食习惯,交通状况,居住条件,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北方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体现了其冬季寒冷,降水较少,河流少,地形平坦等特征。南方相反。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
特的区位优势。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与深圳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A.铁路、公路密集成网,交通便利
B.毗邻中亚,利于边境贸易
C.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D.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便宜
小题2: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积极影响有
A.加快资源开发,维护民族团结
B.缓解当地人才匮乏局面
C.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D.建成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今后社会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BD
小题2:A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分析。
小题1:喀什位于新疆的边疆地区,故BD正确。
小题2:建设喀什经济特区主要体现我国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CD项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故选AB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