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11:59
1、综合题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和“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扇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映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
(2)写出图甲中代号表示的内容:山脉:②?③?。地形区:A.?,B.?,C.?。其中作为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填序号)
(3)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乙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经济发展中有何优势?
参考答案:(1)西高东低?大河自西向东流(西源东流)?(2)横断山脉?巫山?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③?(3)丘陵?平原?(4)有利于林业.畜牧业.采矿业.旅游业发展,开展多种经营,促进经济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概况。(1)我国的地势特征可从地形剖面图反映: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分布。故使河流多为自西向东流。(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势分界线位置判断,②位于100°E附近,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横断山区;③位于32°N,110°E附近,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判断为巫山。A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为青藏高原,B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且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为四川盆地。C位于我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为长江中下游平原。(3)直接根据右图判断。字母M应为平原。(4)山区利于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且矿产资源丰富,可结合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是
[? ]
A、寻求良好的发展环境
B、降低成本,追求更高的利润
C、扩大销售市场
D、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图7)与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三: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四: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_____省西部,该市与宜春市的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__ 。 (4分)
(2)甲图所示区域的最大相对高度为______ 。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 ______ 。(4分)
(3)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 ,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阻力是? ___________?。(4分)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8分)
(5)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6分)
(6)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__ ,简述你判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6分)
(7)甲图所示区域发展种植业突出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江西? 65千米左右(4分)?
(2)1300-2000米?自北向南(4分)
(3)交通不便(地形崎岖)(2分)?资源枯竭 (2分)?
(4)①煤矸石、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污染,②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③地下水位下降,④地面沉降,⑤水土流失,⑥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⑦导致红色荒漠化。(每答对1点得2分,答对4点即可得到满分8分)?
(5)铁矿、石灰岩、石英岩、陶土矿 (每答对1点得2分,对3点即可得到满分6分)
(6)C?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靠近铁路,交通便利。(6分)
(7)地形崎岖,平地少;红壤贫瘠;夏季的洪涝与伏旱等(每答对1点得2分,共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材料二:山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山东半岛城市群示意图
(1)简述材料二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山东半岛有“温带水果之乡”之称,试分析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半岛水果生产带来的影响。(6分)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述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区位优势条件。(8分)
参考答案:(1)半岛内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地区以沿海平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由北向南降低)(2点4分)
(2)有利影响:苹果市场需求增大;交通运输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生产技术、加工技术条件改善。不利影响:土地占用;污染加剧等。(4点8分)
(3)港口众多,临近日韩,对外交通联系方便,区位优越;北临渤海,南邻黄海,海洋资源丰富;城市群落完善,经济基础好,开发建设海洋产业的能力强;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支持海洋产业的发展。(4点8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1)地形特征需要指出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2)城市化的发展对水果生产的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主要从影响市场、交通和技术的发展;但也侵占土地,加重环境污染;(3)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资源和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面的材料和输气管道线路图,回答问题。
2001年,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又一项宏大的工程,被誉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地区,途经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安微、江苏,终点是上海。工程沿线三过黄河,一渡长江,翻越吕梁山、太行山等山脉,全长4200余千米,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被最早确定的大型投资项目,据专家估计,包括上游气田开发、运输主干道铺设、城市管网铺设等工程的总投资将超过300O亿元人民币。预计工期二年,2001年开L,2003年建成送气。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输气走廊,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堪称新世纪的 “能源大动脉”。
(1)该工程所采用的运输方式是?,该种运输方式具有?合二为一的特点。
(2)从环境因素考虑,以天然气为能源有利于减少城市中的??污染。
(3)从经济因素考虑,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1)管道?运具与线路。?(2)大气?
(3)缓解东部能源紧张,调整能源结构?加快西部资源的开发,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该工程为天然气的调配工程,采用管道运输;管道运输的优点之一为线路与运具合二为一。
(2)天然气部分取代煤炭,产生的大气污染小。
(3)注意经济因素考虑,西气东输的意义分成对东部和对西部的“双赢”。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