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7-03 05:11: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和“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扇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映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
(2)写出图甲中代号表示的内容:山脉:②??。地形区:A.?,B.?,C.?。其中作为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填序号)
(3)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乙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经济发展中有何优势?



2、单选题  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是
[? ]
A、寻求良好的发展环境
B、降低成本,追求更高的利润
C、扩大销售市场
D、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3、综合题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图7)与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三: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四: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_____省西部,该市与宜春市的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__ 。 (4分)
(2)甲图所示区域的最大相对高度为______ 。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 ______ 。(4分)
(3)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 ,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阻力是? ___________?。(4分)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8分)
(5)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6分)
(6)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__ ,简述你判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6分)
(7)甲图所示区域发展种植业突出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4分)



4、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材料二:山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山东半岛城市群示意图

(1)简述材料二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山东半岛有“温带水果之乡”之称,试分析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半岛水果生产带来的影响。(6分)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述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区位优势条件。(8分)



5、综合题  读下面的材料和输气管道线路图,回答问题。
2001年,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又一项宏大的工程,被誉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地区,途经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安微、江苏,终点是上海。工程沿线三过黄河,一渡长江,翻越吕梁山、太行山等山脉,全长4200余千米,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被最早确定的大型投资项目,据专家估计,包括上游气田开发、运输主干道铺设、城市管网铺设等工程的总投资将超过300O亿元人民币。预计工期二年,2001年开L,2003年建成送气。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输气走廊,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堪称新世纪的 “能源大动脉”。

(1)该工程所采用的运输方式是?,该种运输方式具有?合二为一的特点。
(2)从环境因素考虑,以天然气为能源有利于减少城市中的??污染。
(3)从经济因素考虑,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