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5:06: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小题1】符合该地位置和气候类型的是
A.珠江三角洲、热带季风气候
B.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
C.黄淮海平原、温带季风气候
D.松嫩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2】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扬沙天气出现时期和主导风向应是
A.12—2月、西北风
B.3—5月、西北风
C.6—8月、东南北
D.9—11月、东北风
【小题3】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太阳辐射平均强度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5月份
A.白昼时间较长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地面温度上升较快
D.阴雨天气较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气候统计图,以温定带,冬季低于0℃,因此为温带,以水定型,降水夏季较多,集中在7、8月,因此为温带季风气候,为我国北方地区。
【小题2】扬沙的条件应气候干燥,风力较大。结合我国区域特点,华北地区春季回温快,空气最为干燥,此时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加剧扬尘的形成。
【小题3】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此是云量,通过表格我们可能发现5月降水比7月少,说明5月云量较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导致陆地上的日较差大于海洋上,故排除AB;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白天温度不会太高,夜晚天空多云,对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夜晚气温相对较高,故昼夜温差小,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辐射。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伞表示的是           ,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         层,该层破坏后,到达地面的              增多,不仅使人患皮肤癌的机会增多,还会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3分)
(2)导致甲问题出现的人为原因有哪些?为了缓解甲问题带来的危害,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7分)


参考答案:(1)臭氧层  平流层  太阳紫外线(3分)
(2)一是因为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因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得大气的温度不断上升;二是与人类大面积毁坏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有关。(4分) 
措施:植树造林,发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大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节约和使用效率,进行清洁生产;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言之有理皆可,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淮海平原
D.湟水谷地
小题2: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扬沙天气出现时期和主导风向应是
A.12—2月、西北风
B.3—5月、西北风
C.6—8月、东南北
D.9—11月、东北风
小题3: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太阳辐射平均强度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5月份
A.白昼时间较长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地面温度上升较快
D.阴雨天气较7月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表可知,该地12月、1月、2月的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可以确定该地在秦岭---淮河以北,排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再根据6月、7月、8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6℃以上,7月、8月的降水量远多于其它月份,可以确定是黄淮海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没有这样的气温、降水特征。
小题2:扬沙天气出现肯定出现在大风日较多的时期。由表可知,该地3—5月风力≥8级的日数均超过3天,明显多于其它月份,3—5月黄淮海平原的主导风向是西北风,故B选项正确。
小题3:由表可知,该地5月份降水量33.3mm,7月份降水量247.3mm,说明5月的阴雨天气较7月少;阴雨天气少,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辐射强度必然高。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6是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农业生产发达,素有“粮仓”之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材料二 下面右图为左图中A城的气候统计图。

(1)分析该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2分)
(2)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针对该地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请你提出防治的措施。(14分)


参考答案:
(1)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3分)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分配较为均匀(3分)。原因:地处中纬西风带(3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西风影响较小。(3分)
(2)灾害类型:低温冻害(倒春寒)(1分)。成因:该地纬度较高,春季(3~5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偏低易对农作物产生冻害威胁(2分);
沙尘暴(黑风暴)(1分);成因:自然原因:大部分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较为干旱;(2分) 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较少)多大风 ;(2分) 人为原因:过度垦殖(不合理耕作),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风力侵蚀作用加剧(每点2分)。
措施:大面积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秸秆还田,休闲轮作;营造农田防护林带;保留残茬,积雪保墒。(4分)(两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赋分)


本题解析:
(1)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特征,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分配较为均匀,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从左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带来降水且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但该地距海较远,受西风带影响较小,降水少。
(2)该地春季易受低温冻害和沙尘暴的影响,低温冻害的形成和该地纬度、大气环流等因素有关;而沙尘暴的形成和该地气候特征及人类活动有关。可从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秸秆还田、休闲轮作、营造农田防护林、保留残茬、积雪保墒等方面回答应对此地自然灾害的措施。
考点:气候特征及成因、区域自然灾害成因和应对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