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06:51
1、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世界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材料二: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1)“陆上丝绸之路”地带性植被的变化体现地理环境的 分异规律,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西安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
(2)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马六甲海峡常年受 (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所以风浪较 。
(3)欧洲鳗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所借助的洋流属于 (填洋流性质),该洋流对北美墨西哥湾沿岸的气候影响是 。
(4)西欧地区常年盛行 (风带名称),所以气候特征为终年 ,在此影响下该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 ,水量丰富。
参考答案:
(1)干湿度(经度地带性) 水分 落叶阔叶林
(2)赤道低气压带 小
(3)暖流 增温增湿
(4)西风 温和湿润 小
本题解析:
(1)“陆上丝绸之路”地带性植被由沿海到内陆发生规律性变化,体现了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随着离海远近的变化,水分条件的差异引起的;西安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马六甲海峡纬度较低,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远离风带,风浪小。
(3)欧洲鳗幼体跨越大西洋到达欧洲西部沿海,沿线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4)西欧处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西风带控制,风常年从海洋吹来,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据此回答问题。
1.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2.若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则3.若图中圆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P0Q线为1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B.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就称为台风
C.该天气系统控制多阴雨天气
D.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
E.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F.由P到N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西南
G.图中M、N点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
H.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
I.H点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G.从图中P点到Q点的经度大于180°
北印度洋洋流海水自东向西流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1. C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和读图分析能力。
1.由题目可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由PK、QH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由外向里,得出此圆应为低气压(气旋)系统,其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答案为C。
2.如果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则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又PQ线两侧日期不同,得知相对的两条经线OP、OQ为两日期的界限,一个为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则可计算M、N点的时间为6时或18时,即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故C项正确。
3.若圆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则O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如果P、Q两点的纬度为15°N,则PQ所在纬线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出现昼长夜短,故PQ点的经度大于180°。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2013年7月,高温热浪席卷我国1 9个省区市,高温日数20天以上的区域达18.9万平方千米。读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回答下题。
小题1:影响甲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小题2:甲地区受高温天气危害最大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大豆
D.甘蔗
小题3:当天,乙地区最高气温也在40℃以上,下列叙述与该地出现高温天气无关的是
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位于长江流域,此时为7月,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反气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干燥,形成伏旱天气。
小题2: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故受高温天气危害最大的农作物是水稻,B正确;小麦和大豆为温带作物,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A、C错;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国热带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D错。
小题3:乙地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沙漠广布,吸热快;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沉,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是某年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 城市 | ① | ② | ③ | |
| 平均气温(°C) | 1月 | -4 | 27 | 21 |
| 7月 | 29 | 11 | 26 | |
| 1月 | 9.8 | 5 | 5 | |
| 7月 | 150 | 98 | 610 |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
小题1:根据三地的气候资料:①最低月温在0°C以下,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②最低气温为7月,判断为南半球,最低气温在0°C以上,且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③终年高温,且夏季降水尤其多,故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故选C项。
小题2:②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故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故选A项。
小题3:当③地平均降水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为北半球夏季,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N对应的地表点相比较,M点对应的地表点气压较低的原因是2.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A.地表冷
B.地表
C.地势高
D.气流上升
E.东风
F.北风
G.西风
H.南风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天气图的综合分析。
1.图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则M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较四周高,判断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则近地面应为低压;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M与地面对应的点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故气压低。
2.结合上题分析,该水平面上,M为高压,N为低压;风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且高空的风不受摩擦力,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故形成北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