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9-07-03 05:02: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环境保护
材料一:丹麦地理位置图(10分)

材料二:丹麦 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314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公里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米,小岛根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4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1)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原因(4分)
(2)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6分)


参考答案:(1)受西风带影响,带来其他地区的酸性气体(2分)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2分)
(2)常年受强劲的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2分);地形平坦,有利于风能的开发(2分);风能利用历史久,技术条件先进(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1)酸雨的形成主要从酸性气体的来源和丰富的降水条件分析,该地区虽然自身矿物能源使用量少,但由于受盛行西风影响,故带来其西南部经济发达国家的大量酸性气体。其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2)开发风能资源的条件主要从风力资源、地形、技术和资金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图,回答问题。
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2.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E.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F.“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G.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增长速度最快
H.地势平坦地区的增长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也人口增长也受包括政治、文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故A项错误,C项正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B项错误;人口增长趋势约自然条件的影响关系不大,D项错误。
2.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故二战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故人口增长最快,B项正确,A项错误;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受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人口增长速度放缓,C错误;人口增长与自然条件的影响关系不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判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世界水日宣传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该漫画反映的是人类面临的?
资源短缺问题。
(2)产生该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
人为原因是?
?
(3)有人警告说:如果再不注意节约和保护淡水资
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请你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
?
?
(4)900多年前,斯里兰卡国王班胡一世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让降到大地上的每一滴水在未造福人类之前就流入海洋”。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来说,这句话的特殊意义是?
?


参考答案:(1)淡水?(2)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增加对淡水资源的消费量增多,人类对淡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加剧。
(3)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淡水资源的消费量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淡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在淡水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和污染现象,因而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和日益短缺的问题,水荒正在全世界蔓延。所以“如果不注意节约和保护淡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一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4)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本题解析:(1)该漫画反映的是人类面临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2)产生该问题的自然原因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是人口增加对淡水资源的消费量增多,人类对淡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加剧
(3)如果再不注意节约和保护淡水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淡水资源的消费量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淡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在淡水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和污染现象,因而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和日益短缺的问题,水荒正在全世界蔓延。所以“如果不注意节约和保护淡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一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4)900多年前,斯里兰卡国王班胡一世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让降到大地上的每一滴水在未造福人类之前就流入海洋”。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来说,这句话的特殊意义是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近年来华北地区冬半年雾霾天 气多发,PM2.5浓度增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读“北京市某日PM2.5浓度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该地PM2.5浓度变化的首要污染源是
A.生活燃煤排出的烟尘
B.道路及建筑工地的扬尘
C.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
D.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小题2:治理雾霾天气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②优化产业结构?③加强环保执法力度?④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颗粒物浓度较大出现在8点和18点前后,此时正值上下班高峰时,由此推断其为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所致。而生活、建筑工地、工业生产其活动周期不具有这种日变化周期,可以排除。
小题2: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主要是控制污染源,分为政策性和技术性措施。政策性措施主要是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监督,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属于政策性措施。技术性措施主要是提高技术减少排放。城市雾霾颗粒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建筑及风所扬起的固体颗粒物和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量,能够减少大气中的颗粒物,人工降雨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形成酸雨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是
[? ]
A、臭氧
B、二氧化碳
C、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D、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