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02:04
1、综合题 (环境保护)(10分)
近段时间,随着我国环保部门大气污染政策的相继出台,目前,全国多地环保部门相继把严打炭烧烤纳入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之一。环保部关于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的相关草案,建议“在人口稠密的大型城市,应通过立法予以禁止露天炭烧烤”。现在,北京、江苏等地就已经开始禁止露天炭烧烤,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
说明露天炭烧烤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危害,并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10分)
参考答案:
危害:
①污染环境。露天烧烤使用的燃料多为木炭或焦炭,会产生大量的煤烟、煤渣、煤灰,对空气产生严重污染。
②危害健康。烧烤烟气中的物质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在体内蓄积,易诱发癌变。
③卫生问题。原料绝大部分未经卫生部门检疫,清洁条件差等,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④破坏森林资源,降低“大自然调度室”能力。
解决措施:
①取缔中心城、郊区城区和新城等城市化地区的经营性露天烧烤;
②对烧烤器具实行改良或更换,逐步取代老式烧烤炉;
③加强食品的监督和管理,加大治理力度等。
本题解析:
炭烧烤的繁盛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木炭或焦炭的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煤烟、煤渣、煤灰,对空气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烧烤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在体内蓄积,易诱发癌变以及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难以保障势必会影响公众的身体健康;同时木材的大量使用会破坏森林资源,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增强温室效应。具体的解决措施:对中心城、郊区城区和新城等城市化地区的经营性露天烧烤重点区域进行取缔;加以引导规范,改良或更换烧烤器具,逐步取代老式烧烤炉;加强食品的监督和管理,加大治理力度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1,回答3~4题。
图1 江西省 1990-2005年的“三废”排放变化特征
小题1: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A.工业废水
B.工业废气
C.固体废弃物
D.没有
小题2:江西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1世纪迅速上升的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
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迁往江西
C.机动车增多
D.完善能源消费结构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21世纪均有上升。
小题2: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迁往江西,工厂增多均可导致江西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1世纪迅速上升。完善能源消费结构应该改善大气质量,不可能使工业废气排放量迅速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北京市文物部门不得不对古代碑刻用土封闭在地下,原因是( )
A.防盗
B.建立地下博物馆
C.酸雨危害严重
D.外界温度变化太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及碑文雕刻等,文物部门为了尽量将古代碑刻保持得更长久、更完整,不得已将其封闭在地下。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因地而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
B.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
C.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D.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环境问题的特点因地而异,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的污染物集中,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而乡村地区,因利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较发达国家严重。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寒漠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资料。
材料一: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二: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三: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省区)。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__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漠化最为严重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
(2)35°;10°;10°~30°
(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合理化建议: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