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02:04
1、单选题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D.生物物种灭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分类。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索取的物质和能源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而导致的自然环境破坏现象。而交通拥挤和社会秩序混乱不属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故不属于生态破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流域?
[?]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径流量小,输沙量大?
(2)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3)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参考答案:(1)A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关于“可吸入颗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吸入颗粒物并非坏事,对人体无害,能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B.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引发传染病
C.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使人患“尘肺病”
D.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能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故A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基础知识识记型。学生明确可吸入颗粒物的内涵即可轻松作答。同时学生应积极关注PM2.5也称细颗粒物。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其原因主要是 _。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_ 地区。
(2)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岛国是__________(填图上数字代号),该国位于__________气候类型区,它也被列为最缺水国家之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最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__________环流的影响。然而现在上海却已成为__________型缺水城市,解决上海的水资源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项选择)(?)
A.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
D.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来水的水质
E.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参考答案:(1)干旱?绝大部分国家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受下沉气流控制)和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来自内陆?中东(或西亚、北非) (2)④?热带雨林?经济发达、地狭人稠、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3)季风?水质? CDE
本题解析:新加坡缺水的原因主要是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从自然条件来看,上海位于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丰富,但从社会经济方面看,上海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质下降,成为水质性缺水城市。海水淡化成本太高,目前尚不现实,而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海水入侵,使水质变坏。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2004年城市空气污染排名表和2004年北京市环保考核8项指标成绩单,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城市空气污染排名表?
| 空气污染最大 | 空气污染最小 |
| 1临 汾 | 1北 海 |
| 2阳 泉 | 2海 口 |
| 3大 同 | 3湛 江 |
| 4南 昌 | 4克拉玛依 |
| 5宜 宾 | 5珠 海 |
| 6株 洲 | 6日 照 |
| 7重 庆 | 7桂 林 |
| 8焦 作 | 8福 州 |
| 9长 治 | 9泉 州 |
| 10攀枝花 | 10长 春 |
| 项目 | 数据 | 名次 |
| 环境保护 | 投资指数3.29% | 第2位 |
| 建成区绿化 | 覆盖率为41.8% | 第7位 |
| 生活垃圾 | 无害化处理率为93.86% | 第21位 |
| 城市生活污水 | 集中处理率为55.24% | 第29位 |
| 危险废物 | 集中处置率为56.67% | 第40位 |
| 二氧化硫 | 年平均值0.055毫克/立方米 | 第32位 |
| 可吸入颗粒物 | 年平均值0.149毫克/立方米 | 第44位 |
| 二氧化氮 | 年平均值0.071毫克/立方米 | 第45位 |
参考答案:(1)绿化覆盖率 环保投资指数(2)C
(3)北海为沿海城市,重工业规模小,降水多
(4)重庆
(5)①国家环保部门及早出台关于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一些行政处分的办法;②相关部门应建立案件移送、移办、联合办案的制度,来发挥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③加大信息披露,公开查处地方保护主义的典型案件;④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本题解析:城市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把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实施城市环境管理的分类指导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乃是当务之急。影响城市环境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去考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