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53:30
1、单选题 我国内流河的主要特点是(?)
A.多为季节性河流
B.河流水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C.以降水补给为主
D.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流量小,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汛期短。内流河一般处于离海洋较远的大陆内部地区。气候比较干燥,降水量少,基本无支流,水源补给不足,加上日照强烈,蒸发量大等原因,中、下游的水量有减少的趋势,许多河流流程不长就中途消失;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水流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1月、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1月输沙量少于7月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
D.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小题2: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1月河面宽度大于7月,说明1月流量较7月大,则河流1月输沙量多于7月;该河在北半球,1月流量大,说明径流量不与气温呈正相关;因7月流量较小,所以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该河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流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小题2: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四地都位于河流弯曲处,乙和丙位于凹岸,侵蚀为主;甲和丁位于凸岸,所以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的要在乙和丙处选择,但丙处比乙处在7月枯水季节水量要大,所以侵蚀作用更显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循环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转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乙丙为近地面,则( )
A.乙处气温比丙处高
B.丙处等压面向上弯曲
C.b可示意成都多夜雨
D.白天,a可示意陆风
【小题2】若图示为某大洋环流模式图,则( )
A.a可示意北赤道暖流
B.b可示意日本暖流
C.c可示意西风漂流
D.d可示意厄加勒斯暖流
【小题3】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且乙丙表示近地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a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B.影响b的主导因素是洋流性质、海陆位置
C.影响c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太阳辐射
D.影响d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纬度高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乙地气流下沉,说明该地气温低,丙地气流上升,气温高;丙地气流上升,气压低,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b气流上升,水汽以凝结而形成降雨,可示意成都夜雨;白天,陆地升温速度快,海洋升温速度快,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气流上升,气压低,海洋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小题2】该洋流系统呈逆时针,为北半球中高纬度或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系统。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均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排除A、B选项;西风漂流是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所形成的自西向东的洋流,C错误;d自北向南流,若在南半球则为暖流,可示意厄加勒斯暖流。
【小题3】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且乙丙表示近地面,则a是地表径流,主要受气候(降水)和地形等因素影响;b是蒸发,主要受温度(太阳辐射)影响;c是水汽输送,主要受大气环流、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d是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
考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水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虚线表示的地理事物,在下列地区中最容易判定的是
A.沿海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河流下游地区
小题2:下列有关该水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河流水源补给可能来自大气降水或地下水
B.河盆内干支流汇合人海,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C.河盆内地表径流首先从流城内透水性很强和坡度较缓的地方开始,然后逐渐扩及全流域
D.降水强度越大,越有利于河流水量的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虚线经过的地区为海拔较高的山脊,山脊为分水岭,是流域的分界线,在山区,山脊明显,流域分界线容易划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该地区的河流最终注入海洋,为外流河,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该地河流径流流速较快的为坡度较陡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四幅图中分别表示世界洋流模式图、三圈环流模式图、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