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18:55
1、单选题 图为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据此回答题。
1.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2.对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a—①
B.b—②
C.c—③
D.a—②
E.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F.b处以下蚀作用为主,侧蚀减弱
G.c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
H.下蚀作用是a、b、c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序号依次是a—②、b—③、c—①。
2.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依次是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b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c处以沉积作用为主,侵蚀减弱。
考点:本题考查流水作用与地形剖面图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abc的位置与地形来确定断面图,进而确定abc三处的流水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浙江省普陀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是我国5A级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驰誉中外。“金刚宝石”(如图)就是其中之一,这里“飞来石”如天外来客。据此回答问题。
1.“金刚宝石”来自于2.普陀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川漂砾
B.花岗岩风化
C.天外来客(陨石)
D.火山喷发
E.板块碰撞一火山喷发
F.多雨多雾一气候温凉
G.海上仙山一地广人稀
H.山青水秀一常绿林广布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中了解到普陀山的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中“金刚宝石”也主要是因为花岗岩受外风的风化侵蚀而成。
2.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形成过程必然先有沉积岩,然后岩浆侵入,后受内力作用,隆起抬升,再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而非火山喷发;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处东南沿海,人口稠密;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题。
1.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2.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背斜
E.流水侵蚀
F.流水沉积
G.风力侵蚀
H.风力沉积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山麓冲积扇。正确答案选C。
2.乙图所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其形成原因是流水沉积。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分布区
外力作用形式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
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干旱地区
风力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黄土高原的形成
沙丘、沙垄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
A.断层上升
B.褶皱隆起
C.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宽
搬运侵蚀后的产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流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形成戈壁、荒漠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
C.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而岩浆活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故属于内力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能量来源的差异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