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03 04:16: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2、单选题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生产大省,煤炭产量一直持续稳步增长,近些年调整了能源调出结构。下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注: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1吨煤可以发电2500 千瓦时,山西省向外输电的价格为0.245元/千瓦时)。据此完成第1~2题。

1.1990~2002年,山西煤炭调出量增加缓慢,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全省煤炭生产量下降
B.交通运输能力有限
C.省政府控制煤炭调出
D.省内煤炭消耗大量增加
2.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
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降低运输成本④提高经济效益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单选题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问题。

小题1: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4、综合题  如果说森林是“地球之肺”,那么湿地就是“地球之肾”。
材料一: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

材料二:200多平方公里的崇明岛东滩,是欧亚大陆东岸发育最完善的河口潮汐型滩涂湿地之一,它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原生态性以及物种的多样性、稀有性。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曾以每年2万亩的增加速度日长夜大,然而随着围垦的深入,它今天开始退缩了……
(1)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请根据材料一两幅湿地图,描述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化:________。
(2)湖泊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________等价值。
(3)湿地被破坏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4)三峡大坝建成后,对崇明岛有何影响?
(5)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



5、单选题  干旱地区绿洲面积衰减速度加快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①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②可能造成部分公路、铁路运输及供电线路中断
③改善当地小气候④大片良田丧失,贫困人口增加
[?]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