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16:53
1、单选题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1~2题。
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
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2009年我国东南沿海有效风能与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下面关于有效风能及风电场分布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台湾有效风能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B.风电场大多分布在有效风能丰富区
C.海南岛有效风能远高于台湾
D.沿海地区有效风能少于内陆地区
小题2:该区域大力发展风能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缓解本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D.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台湾有效风能的分布呈西北向东南递减;A项错误。图示风电场分布多位于有效风能丰富地区。B项正确。海南岛的有效风能与台湾的分布相当;C项错误。图示明显显示沿海地区的有效风能高于内陆地区。D项错误。故选B项。
小题2:由于该地球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本地区常规能源不足而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故大力发展新能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我国的区域风能资源的分布,并结合区域能源问题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3分)

(1)图中,A是?平原,B是?平原。
(2)黄河中游两条重要的支流是C??、D?。
(3)黄河中游流经地形区名称是?,该地形区与华北平原的界线是??;目前,该地形区地表形态特点是?,成因是?。
(4) 在图中①②③④河段中,有 “地上河”现象的是?,该河段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5)在图中①②③④河段中,有凌讯现象的是?,出现凌讯现象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参考答案:
(1)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2)汾河?渭河?
(3)黄土高原?太行山?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4)④?河流泥沙沉积?
(5)②④?河流有结冰期、 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A位于黄河上游,贺兰山以东,判断为宁夏平原;B位于黄河“几”字型北部的内蒙古区域,判断为河套平原。(2)根据图示河流分布的地理位置判断,C河流主要流经山西省,判断为汾河;而D河流主要流经陕西省,判断为渭河。(3)黄河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以太行山为界;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植被破坏、在暴雨冲刷下,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反映了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4)黄河的地上河为下游④河段。地上河的形成反映了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5)凌汛是由于河流有冰期,且在局部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段而形成,故形成在②④段。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强,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把握,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基本概况和河流特征的基本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容易出现荒漠化问题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2:上题所述地区荒漠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工矿建设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甲地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人类影响较少,不易出现荒漠化问题,A错。乙地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降水较少,人类不合理的开垦和过度放牧等活动,容易导致出现荒漠化问题,B对。丙地处于草地和耕地的过度地区,该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荒漠化,而是水土流失问题,C错。丁地位于三江平原,主要是耕地,气候湿润,不易出现荒漠化问题,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A对。乙是草原区,没有过度樵采问题,B错。草原区对水资源需求量少,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建设对荒漠化形成影响较小,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荒漠化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荒漠化的扩展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风有关。
(2)森林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图示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北
(2)森林是一种自然资源,森林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3)控制人口增长;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鼓励保护性开发,实施生态补偿;对森林进行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答对4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