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06:18
1、判断题 在城市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吸收了第二、三产业释放出的劳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概念为: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一产业吸收了第二、三产业释放出的劳动力,是指非农业活动向农业活动的转变过程,不是城市化的过程。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我国一些村镇地区,为满足购物需求形成周期性集市,分析这些地区不能每天都有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A.供选购的商品种类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的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不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集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门槛人口,但由于当地的服务人口小于门槛人口,故只能形成流动式的商业网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乡村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类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时,乡村聚落开始形成?②最初的乡村多形成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所以不稳定?③最初形成的乡村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好的地方?④乡村聚落由半固定到逐渐稳定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类才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乡村聚落逐渐稳定下来,规模和范围也逐渐扩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当遭遇特大暴雨时,我国城市常内涝严重。读“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内涝原因是图中
A.①过多
B.②受阻
C.③过快
D.④增大
小题2:城市内涝说明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
A.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开发
B.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C.加强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
D.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影响城市内涝的因素有降水、地形地貌、排水系统等等。图中①表示降水,所以答案选A;内涝的原因可能是:③地表径流过慢;④下渗慢;②是蒸发蒸腾,与内涝不相关,所以排除B、C、D。
小题2:解决城市内涝的方法有: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2.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3.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4.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5.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所以应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分析完成小题。
小题1: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
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金融商业区
小题2: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适的选择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N地靠近大学城和科研所,且交通便利,故最适宜建高新技术区。
小题2:大型超市需要建在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地方,故①处最合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