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06:18
1、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
A、地下水位上升
B、蒸发量增加
C、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2、单选题 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23-24题。
小题1: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
B.滞后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小题2:产生字母E—F现象的原因不是
A.城市环境污染
B.城市交通拥挤
C.城市房租昂贵
D.城乡差别拉大
3、单选题 下图显示,城市化后期阶段的特征有
A.城市化水平低
B.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快
C.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D.城市化水平高
4、单选题 下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正确的是
A.市区多建高速公路与铁路,缓解交通拥挤状况
B.工厂建在居民区及其周围,方便工人上下班
C.城市中心区建大型森林公园,扩大绿化面积
D.建设新区与卫星城,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人口密集等问题
5、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用地示意图,其中A是主城区,B、C、D、E是子城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影响该城市早期选址的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原因是____。(2分)
(2)为适应该现象,该地的农民应该在城市近郊土地上发展哪些农业生产?(2分)
(3)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市郊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2分)
(4)某规划院为该城市未来发展做规划,要求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作为隔离带,在此基础上规划了城市道路系统、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各类工业区等,如图所示。请在下列规划内容中分别指出一项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12分)
| 规划内容 | 不合理之处 | 理由 | |
| 规 划 项 目 | A主城区与B、C、D、E各子城区连接的道路交通系统 | ? | ? |
| B区-物流中心 C区-建材和水泥厂 D区-高新技术园区 E区-钢铁、机械制造厂 | ? | ? | |
| 分别规划了三处水厂和两处污水处理厂 | ? | ? | |